胸痛,医生建议做胃镜检查 老王的妻子今年45岁,患胸痛已经有三四年,看过很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心电图、胸部正侧位X光片、肝胆脾B超、心脏彩超、胸部CT、颈椎X光片……吃过不少药,都不见有明显好转。胸痛发作时呈压榨感,有时又呈烧灼感,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有时长、有时短,饱餐后、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过热过冷食物、劳累、情绪波动时,胸痛就发作频繁,偶尔伴有泛酸、嗳气,严重影响他们的田间劳作。很多医院的诊断也说法不一,有怀疑冠心病的、有考虑支气管炎的、也有考虑肋间神经痛的,吃过的药,老王夫妻都记不清楚了。现在正值夏收季节,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可是连插秧、锄草、种菜这样的基本劳动都会引起妻子胸痛不适,怎能不让老王烦恼不已? 医生详细看完了老王妻子的各种化验单及所用药物清单,仔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及发病情况,给她做了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后,初步考虑为反流性食管炎,建议她做胃镜检查、食管滴酸试验、食管pH值检测,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老王和他的妻子经医生耐心解释后,也非常配合,接受各项检查并明确了诊断,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并得以康复。 胸痛,可由食管病变引起 临床上类似老王妻子这样的病人很多,随着心脏病知识的普及,不少人都知道,胸部疼痛往往是心脏病的一个信号,于是到心内科就诊。但是有关资料显示,近50%被疑为心绞痛的胸痛是由食管病变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常人在胃、食管交界上方有略增厚的环形肌束,称为食管下端括约肌,食管在此处形成超过胃内压的高压带。食管下端括约肌好比一根富有弹性的橡皮筋,在进食后可以像扎口袋一样把胃的上口封闭起来,这样就起到了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的作用。有时正常人可出现生理性食管反流,但由于反流可立即引起食管蠕动,反流到食管的胃内容物很快就像挤牙膏一样被有效地清除,反流物和食管黏膜的接触时间很短暂,所以食管黏膜不会受到破坏。
食物反流,损伤黏膜
那么,反流性食管炎是怎样发生的呢?原来,在长期高脂肪饮食、服用药物以及饮酒等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进入食管,反流物的量以及反流物和食管接触的时间都明显增加了,其中的胃酸与胃蛋白酶是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元凶”。食管黏膜在受到反流物的长期侵蚀后就会水肿、充血,甚至出现溃疡。此外,胆汁的反流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所含的胆酸和胰酶同样也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发作,可继发穿透性边界溃疡或同时伴有食管周围炎,食管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神经受到刺激,于是病人就会感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所以,当病人出现胸痛、泛酸、胸骨后及心窝下烧灼感、咽部及胸骨后堵闷感、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特别注意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性。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变,以及有无胆汁反流存在,这对于本病的诊断及估计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可排除肿瘤和其他病变;而食管滴酸试验及食管下端括约肌附近的pH值测定,则可以确定有无酸性胃食管反流。食管腔内压力测定则可以了解食管下端括约肌及贲门的开闭功能。
诱发因素,尽量避免
反流性食管炎选用药物的原则有:①降低胃酸,可分别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②促进胃肠动力,可分别选用多巴胺拮抗剂如多潘立酮,或选择性5-HT(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等;③保护食管黏膜,可选用硫糖铝凝胶或氢氧化铝凝胶;④改善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可使用拟胆碱能药物乌拉胆碱。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或协同使用,以增加疗效。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试行手术治疗。
另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一些事项。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容易引起或诱发反流性食管炎。日常应戒烟戒酒,避免精神刺激,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饮食宜清淡、低脂肪,不吃辛辣刺激、酸味的食物与各种含咖啡因、碳酸的饮料以及巧克力等;避免餐后立即平卧,躺卧时头部抬高20~30厘米;裤带不宜束得过紧,减轻体重,尽量避免腹腔压力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