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前要求作胃镜的病人 徐女士是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近一年来左上腹隐痛反反复复发作,饭也不敢多吃,稍微多吃点就觉得胃胀得厉害,有顶撑感,经常嗳气,一年来体重减轻将近5公斤。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医生告诉她,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容易癌变,需要定期复查胃镜。
据此,一年来,徐女士心情极其不安,先后复查胃镜4次,均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初见徐女士,医生即感其精神紧张,刚准备开药,徐女士却坚决要求再复查一次胃镜才吃药治疗,并反复强调其他医生说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让她定期复查胃镜。而胃镜的诊断依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
徐女士疑惑:萎缩性胃炎离癌究竟有多远?所谓的定期复查胃镜的“期”具体为多长时间?多次反复如此复查胃镜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萎缩的来由
大家都知道,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胃黏膜。胃黏膜表面上覆盖有多种腺体细胞。不同腺体细胞有不同功能:有的通过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从而使食物容易通过;有的分泌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消化;有的分泌盐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环境,且有杀菌、抑菌等功能。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正常腺体萎缩甚至消失,腺体功能下降。因而萎缩性胃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其实,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有的病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医学上认为的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他们担心癌变,精神负担很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
中度以上较危险
近年来,国内外对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有中度以上肠化生及异形增生的,较易发生癌变,而轻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可能性小。
所谓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
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几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的。因此,行胃镜检查时,医生特别重视病理检查结果。同时,根据科学推算,正常胃黏膜发展到癌变,一般需要16-24年之久,可见,病人完全有时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与胃约定检查期限
因此,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朋友不必过分紧张,但也要认真对待。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加强定期随访监护,并在胃镜下作活检,以注意其癌前变化的动态演变,是当前胃癌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减少胃癌的发生,又方便病人,并符合医药经济学的要求,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可每1-2年行内镜和病理随访1次;活检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1年左右随访1次;萎缩性胃炎伴有息肉、异型增生, 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 建议 3-6 个月复查一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复查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为10%以上),须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胃镜的好与坏
胃镜可以直观地发现微小病变,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那么,胃镜是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越勤快越安心呢?其实不然。胃镜检查的频率应依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由专业医师建议而定,多次不必要的检查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经济上的浪费,同时多次钳取黏膜作病理检查,每次都伴随着出血甚至大出血的危险,也加大医源性传染的风险。
附件:萎缩性胃炎的分级
根据腺体萎缩涉及的范围或者减少的数量,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
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病变范围较轻度广泛。
重度:胃窦部腺体大部分萎缩p减少,仅残留少数正常腺体,大p小弯腺体萎缩;或黏膜明显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p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
什么是肠化生
所谓肠化生,即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肠化生是胃黏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