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健康的庇护,但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健康需要你有内在智慧的支撑,不妨问一下自己:你拥有这种智慧吗?
曾经,中医失去语言的时刻,造物都为之黯然神伤。
曾经,我们把健康的维系全部寄托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上,就像相信上帝一样,但是世道如今,上帝都已经自身难保,又如何顾及人类?人类己形同弃儿一般,何以寻觅健康与心灵家园?如果说,现代化了的生活,拓宽了我们更多的情景体验,滋生了更多的感官欲求,同时也让我们内里有了更多不安的精神孔洞……
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本状态吧,回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规律,与天地同幻化,与自然同声气的自在情境,重新识得四季流转,天时地利,鸟语花言,木性草味;三根手指读懂五脏六腑七情,几道药材祛邪扶正平阴秘阳,一根银针通调气血缓急,一套太极导引舒筋活络,一锅绿豆汤得解食物中毒,一撮灶心土得化水土不服,一杯花苞水得舒解抑郁,一道屏风阻转了穿堂邪风……
我们追求这种与天地心心相印的生活。
只是,你开悟了没有?
悟字,心字加我字组成,那么,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相信您会得到光明再现、霍然开悟的惊喜感觉。出版这套小书,也就是把我们觉悟中医的心得,献给读者,尤其是献给青年读者,为此,我们请出诸多中医名家,帮助大家了解中医与生活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气与我们人体疾病的关系,现代生活与我们眼球疾病的关系,以及当下女性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等等。
悟中医即是悟生活,只是,你要用心去悟。
中医是一种介质,在于它始终都被一种沉着的心情所累积,直到被疼痛所焕发。中医一向远离我们的视觉经验,并被化合作用所隔断,但是她又一直以细节的形式与我们若即若离,有时浮上词语的表面,制造阅读障碍,并以高深莫测的表情,让我们敬而远之,如同对待远方的异客。
其实,是我们被异化了。我们的感官,直觉,意识,都被异质的事物所壅塞了。实在怨不得中医。
我们一直在现代化的路上走得好远,好累,弄得身心俱疲,而又求诉无门,蓦然回首,才发现,中医始终不声不响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就像痴情的爱侣,不离不弃,关怀备至,只是在于我们不懂得这种关怀。
举手投箸之间,行走坐卧之间,饮食男女之间,哪里离得开中医?也由于脱离了中医的扶助,我们才病疴丛生,辗转于生、冷、硬的仪器与化合物之间,才体察到中医的体恤与温暖。
可能,想起中医药,眼前就会掠过一些陈旧颜色,浑沌的流体气息,或者是令人不快的残渣类的物质,会想到古画中的苍老人物,千年不变的仪式化的诊脉过程,以及时光倒流的经验错觉,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只是表面,只是印象。撬开中医药那些板结的概念,擦净那些早被用旧了的词语,你会从中发现被遮蔽的本质之辉;我们的心性一直被实体遮蔽着,身体关窍始终安然的、以缝隙的形式、都在等待你的目光照明,那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性吧,去聆听造物之语,于敞开之际偕同本质共同抵达存在的澄明之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