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重者可发生股青肿,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并发症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的可导致病人死亡。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由于血栓阻塞静脉,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肢体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到后期,静脉内血栓机化、再通,病变静脉呈缩窄、扩张、迂曲状,静脉瓣膜被破坏,深静脉血液向浅静脉倒流,使下肢浅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组织缺氧,最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Deep Vein Thrombosis Syndrom,PTS),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继发感染和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临床上治疗困难,有的患肢长期处于病废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宜早期诊治,尽快溶解血栓,恢复血液回流,从而保护静脉瓣膜功能,防治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我科采用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入微创技术将溶栓导管经小隐静脉顺行插入病变血管,增加了溶栓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缩短了溶栓药物到达血栓部位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病变部位局部的溶栓药物浓度,使高浓度溶栓药物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溶栓效果,并降低了全身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不损伤静脉瓣膜,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深静脉瓣膜的正常功能。为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导管溶栓前需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配合穿弹力袜、抗凝、驱聚等治疗。
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微创,顺血流方向不损伤静脉瓣膜,无需穿刺对侧股静脉,减少了通过对侧股静脉插管溶栓可能导致的对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