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有效手段。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尿流改道的问题,即尿怎么出来。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伴有较高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约40%-50%),对患者创伤大,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才能康复。而不同的尿流改道方案也明显影响手术的并发症,现在我们看看几种常见的改道方案及其适用情况。
1、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
该术式是最古老的尿流改道方案,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已经衍生出Mainz II等各种术式。但都遵循类似的处理原则,将乙状结肠或直肠改造为球形或囊状,再将输尿管与之吻合。该术式简便易行,创伤较小,且患者能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大便和小便。不过该术式最大的弊端有2点:粪便污染输尿管,导致反复感染;尿粪混合物增加肠道肿瘤风险可能。
2、回肠导管术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尿流改道术式。通过一段回肠(约12cm)将尿液从腹壁导出,集尿袋收集。因为该术式后期并发症较少,护理相对简单。但不能自己控制排尿,需要长期造口护理,定期更换造口袋。
3、原位新膀胱术
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尿流改道术式。理想的原位新膀胱是利用肠道缝合新的膀胱,再与尿道吻合,能有效的控制排尿。不过现实临床中仍有一些患者术后难以有效控制排尿,肠道分泌的粘液在术后3月内时常堵塞尿道;远期容易导致肾积水,影响肾功能。另外,尿道复发风险高或受侵犯者不适合该术式,女性术后控尿的效果较男性差。
4、皮下储尿囊
用肠管缝制一个囊性结构置于皮下,开口在皮肤,可以控制尿液不自行流出。但需要定时消毒导尿,将尿液排出。对患者医学技能要求较高。
5、输尿管皮肤造口
将输尿管直接置于皮肤表面,将尿液引出。该手术最大的益处是不需要干扰肠管,手术简单,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但输尿管皮肤造口和回肠导管一样也需要造口护理,且造口相远期关并发症更多,如狭窄、感染等。
虽然不同医学中心在尿流改道的倾向和具体细节中均有不同,不过大致类型和基本原理都来源于以上几种改道方式。大家都希望改道方式既能满足生活质量的需求,易于照顾,又能减少并发症,相对安全。这就和医生的经验、患者的需求、经济状况以及病情预后等相关。行全膀胱切除的患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改道方式,尽可能避免术后的相关烦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