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是一种终身疾患。纵向研究表明,双相障碍的病程会随时间趋于恶化,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远期结局。作为有效治疗的第一步,准确的诊断需要识别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然而,由于患者往往不把躁狂或轻躁狂当作病态看待和回忆,导致人们错失识别与诊断其躁狂和轻躁狂的机会。双相障碍多以抑郁起病而非以躁狂起病,所以即使当人们准确地识别出患者的躁狂,但却可能错过了双相障碍的初起阶段。随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充分,人们对双相障碍及其前驱表现的识别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一、双相障碍的流行状况与防治现状
(一)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0%,双相I型与双相II型合并为3.0%,如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0%。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男女性别间患病率接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
2、中国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如中国内地12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中国内地7地区(1993)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为0.083%,而台湾地区(1982-1987)在0.7-1.6%之间,香港地区(1993)男性1.5%、女性为1.6%。广州地区(2006)调查双相障碍时点患病率0.28%、终生患病率0.59%。造成差别的原因:经济、社会状况,主要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方法和诊断理念的差别。
(二)双相障碍的防治现状
双相障碍的防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就全球范围而言,双相障碍的识别率和及时治疗率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来自欧美国家的统计资料(Lewis,2000)显示,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要经过平均8年才能得到确诊;现症双相障碍病人中,有69%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双相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更加不能令人满意。来自美国的统计调查(1994)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后要经过平均10年才能得到首次治疗,50%以上的现症患者在长达5年以上的时期内未接受治疗,其中36%甚至长达10年以上未接受治疗。
二、 诊断双相障碍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识别的躁狂或轻躁狂
查找出躁狂或至少查找出短暂性轻躁狂是诊断双相障碍的必要条件,但这类躁狂或轻躁狂常被临床医生错过或患者并未将之当作病态表现来记忆。然而,与患者关系密切的人可能会回忆起患者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而那些不记得自己情感异常发作的患者却可能记得起这些发作所造成的后果。
用于诊断轻躁狂的具有足够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诊断标准需要有对躁狂综合征的恰当定义和对症状最短持续时间的恰当定义。DSM-IV用于诊断轻躁狂的诊断标准要求轻躁狂综合征至少持续4天,但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轻躁狂却可能是更有意义的诊断标准。如果能够查找到可靠的阈下躁狂,那么对于双相障碍来说,阈下躁狂可能就是足够可靠的标志。
躁狂发作:A、一段时间心境异常高涨、旺盛或易激惹,最少持续1周;B、在心境异常期间,持续有3(或更多)项(如果心境仅为易激惹,要求4项)下述症状,并且症状达到显着的程度: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睡眠需要减少、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感到要说个不停、意念飘忽或主观体验到思想在奔驰、随镜转移、目的指向的活动增多或有精神运动性激越、过多地参加很可能带来痛苦后果的图一时快乐的活动;C、心境症状严重到引起职业功能、日常社交活动或人际关系的显着损害,或者必须住院以防伤害自己或他人,或者有精神病性症状;D、症状不是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轻躁狂发作:A、一段时间心境异常高涨、旺盛或易激惹,最少持续4天;B、在心境异常期间,持续有3(或更多)项(如果心境仅为易激惹,要求4项)下述症状,并且症状达到显着的程度: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睡眠需要减少、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感到要说个不停、意念飘忽或主观体验到思想在奔驰、随镜转移、目的指向的活动增多或有精神运动性激越、过多地参加很可能带来痛苦后果的图一时快乐的活动;C、发作伴有明确的功能改变,病人无症状时没有这种情况;D、他人可以观察到心境的异常和功能的改变;E、发作未严重到引以社交或职业功能的显着损害或者必须住院,亦无精神病性症状;F、症状不是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1、提示既往有过躁狂发作或轻躁狂的迹象
下面列出一些提示曾经出现过躁狂发作的迹象。患者可能能够回忆起躁狂发作时出现的行为改变或症状,但却不那么容易回忆得起有明确界限的躁狂发作。例如,包括无视人际关系界限和无视适当的社交限度在内的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反常行为就可能是躁狂发作的有害表现。因此,临床医生应针对那些属于与躁狂发作相伴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冲动性或判断力削弱等造成的后果的情形,对患者进行询问。
迹象1: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
迹象2:导致麻烦的极度外向行为方式;
迹象3:法律纠纷、性乱行为或其他一些可能与阶段性冲动有关的事件;
迹象4:骤然或频繁的职业或事业转换;
迹象5:严重的和/或反复出现的经济状况大起大落或在经济事务上的轻率决策。
在做出双相障碍诊断之前应将这些迹象与既往和当前的其他一些线索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
2、筛查既往有过躁狂或轻躁狂的工具
①轻躁狂清单(HCL-32,中文)
②环型气质问卷(TEMPS-A,中文)
③双相谱系障碍诊断量表(BSDS,英文)
④情绪障碍问卷(MDQ,中文)
(二)查找双相抑郁
包括首次发作在内的双相障碍的多数发作一般为抑郁相,但有时这类病例的躁狂发作会被人遗漏。不过,抑郁发作可能是双相障碍病态表现的主流。本节将要讨论的是对于最初被诊断为反复发作抑郁症的患者改变诊断为双相障碍的预判指征以及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DSM-IV将之称为重性抑郁障碍)之间的差异。
1、无已知躁狂或轻躁狂病史的成年患者提示为双相障碍的预判指征
由于抑郁症常为双相障碍的首次发作形式,且其轻躁狂发作又常被遗漏,因此,那些最初被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可能会修正诊断为双相障碍。有一项对患者自然史记录的回顾(naturalistic chart review)研究发现,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最初曾被误诊为重性抑郁障碍。另有两项研究对由单相抑郁修改为双相障碍诊断的患者和与之同龄的另一组仍然保留着单相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比较。作者发现,那些由单相抑郁修正为双相障碍诊断的患者以往的抑郁发作次数更多、心境更不稳定、起病年龄更小、所伴随的精神科问题的变异程度更大等,它们将之称为“多形性”(pleomorphic)病态表现形式。
有一项对320名双相障碍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有50%以上的患者都诉述最初的情感障碍发作是抑郁发作。与首次发作为躁狂发作的患者相比,那些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的患者心境障碍发作的次数更多、快速循环比例更高、自杀行为发生率更高。迄今尚不清楚那些以抑郁发作起病的患者究竟是因为其病情本身较重,还是因为多年来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而未联用心境稳定剂所致,这些患者的自然病程均较差。
对于理解双相障碍而言,描述出首次躁狂发作之前的病程特征非常重要。有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双相障碍起病年龄小、抑郁发作次数多。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发现其首次躁狂发作之前曾有过至少3次抑郁发作。对74名因重性抑郁障碍而住院的患者(平均年龄约23岁)在15年后进行随访发现,46%的患者在此期间有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同样,由美国全国抑郁症和躁狂抑郁症协会(National Depressive and Manic Depressive Association)对其成员进行的一次投票调查发现,59%的应答者于少年期前或少年期起病,最常见的突出症状是情绪低落,在出现精神科情况到得出正确诊断之间有超过8年时间的延迟期。这些研究都提示,双相障碍常以抑郁发作起病,不过这些研究也都可能受到指责,即认为其抑郁之前有过的躁狂或轻躁狂可能被错过了。
某些患反复发作抑郁症的患者可能为双相障碍的这样一种观念与Kupfer于30年前提出的先见性观察相符,他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单相抑郁”,其中一型具有与双相障碍相似的家族史和人格特征、锂盐治疗有效而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等特点。最近有一项系列病例研究发现,那些患反复发作单相抑郁而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一而再再而三无效的患者,在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而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有良好疗效。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差或疗效不恒定的反复发作抑郁症可能属于双相障碍。
2、单相和双相抑郁的比较
虽然单相和双相抑郁发作均伴有类似的“忧郁症性”(melancholic)综合征,但双相抑郁发作有更明显的运动迟滞,也更易于出现诸如多睡和食欲增加这类非典型表现。有研究报道称,双相抑郁患者诉述伴有至少3项躁狂症状的抑郁混合状态者占46.6%,而单相抑郁患者诉述有抑郁混合状态者仅为7.1%。这类患者最常见的躁狂症状为攻击、易激惹、言语加速和思维奔逸或思维加速。有一项研究发现,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研究样本中。有22%的患者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而在随访中发现,这个样本的患者中有40%的人患双相障碍。能够预示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特征包括混合发作、发作频繁及严重的自杀行为等。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特征
① 双相抑郁发作期的特点:运动迟缓较着;较为突出的不典型或反向的植物神经表现如严重的迟滞、抗拒敏感(rejection sensitivity)、多睡、食欲和/或体重增加;混合性(抑郁)发作:在一次抑郁发作期有3项或3项以上的躁狂症状;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最初的疗效丧失。
② 双相障碍的病程特征:较多亲属患情感性障碍特别是双相障碍;起病年龄小;较频繁的心境障碍发作;在抗抑郁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期间易于发生行为激活或心境易变。
(三)关注双相障碍的前驱现象
双相障碍患者即使是在出现首次能够被人觉察到的双相障碍发作之前就可能出现了其他一些精神科异常表现。早期症状可能不具备特异性,至少在抑郁或躁狂症状出现之前是如此。若某个患反复发作抑郁症的人在童年期有突出的行为问题、焦虑和物质滥用,且有情感性障碍的家族史,就应高度怀疑是双相障碍。若患者的任何一个孩子有同样问题时,这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诊断线索。
1、早发的抑郁发作:有少年期前的重性抑郁障碍病史,即使是不伴有注意缺陷障碍或其他合并症,都强烈提示是双相障碍。有一组6至12岁(平均年龄10岁)的患重性抑郁障碍的儿童,到其平均年龄20岁(随访10年)时,48.6%的人均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相比之下,只有33%的人还是继续被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阳性家族史对于诊断双相障碍具有预示性意义,这一发现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该研究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妄想型抑郁的儿童均被排除了,而这两种精神障碍都与以后发生双相障碍的风险增加相关。结合上述资料,这一发现提示,每隔10至15年,符合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半数会发生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至少在成年早期是如此。
2、注意缺陷和瓦解性(disruptive)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期躁狂与传统的成人模式不同,表现为一种连续性的、慢性的、快速循环的并伴有攻击性行为、严重的情感爆发和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混合状态。也许正是由于儿童青少年期躁狂的症状与成人有明显差异,但却类似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症状,因此,人们开始考虑BD是否与儿童期的ADHD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通过对BD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试图找出BD患者在童年早期的行为特征,及其与ADHD的关系。在ADHD患者中,出现紊乱的行为或有双相障碍家族史都提示患双相障碍。儿童期瓦解性行为障碍与最终出现双相障碍或重性抑郁障碍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研究也发现,在儿童期瓦解性行为障碍、ADHD、物质滥用和双相障碍家族史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儿出现的ADHD和品行障碍的症状与未发生双相障碍的ADHD和品行障碍患儿的症状类似。
3、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可共存,且伴有其他一些附加症状。那些同时患这两种精神障碍的患者自杀企图和精神病性表现比那些单患其中一种精神障碍的患者更为多见。少年期前的情绪障碍与后来发生情感性障碍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其比值比(odd ratio)分别为:重性抑郁障碍为3,双相障碍为7.9。在患双相障碍的少年患者中,有88%的人存在精神科共病,其中包括75%的人患焦虑障碍。这种多种精神障碍共存的情况使得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少年患者的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和自杀企图彼此之间均存在着相关关系。
4、物质滥用:物质滥用障碍是双相障碍最突出的轴I共病,并与患者双相障碍起病较早存在着相关关系。与那些仅患双相障碍的患者相比,既有双相障碍又有物质滥用障碍的患者具有起病较早、发作较频、发生自杀行为风险较高、双相障碍家族史较明显以及其他轴I或轴II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的特点。
5、早发的精神病性发作:有近50%的成年躁狂患者以前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生的躁狂发作最有可能是妄想性的,而且与后来再出现的躁狂发作相比,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更有可能是与心境不一致的。如有一项研究发现,首次躁狂发作的少年患者中有77%的人出现与心境不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这种情况使得误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研究发现,首次心境障碍发作的与心境不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与病程慢性化趋势和整体结局不良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与心境不一致症状只是双相障碍病情更为严重的标志而非不同临床类型的标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首次发作的患者中,有69%的患者存在着共病障碍,这些共病障碍中的80%都是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发作之前起病的。这类患者的功能损害较为持久,虽然其临床综合征痊愈只需要不足3个月的时间,但其功能方面的痊愈要耗时达6个月以上。
前驱现象:三联征:突出的行为问题、焦虑和物质滥用;
一提示:具有双相障碍家族史或先前抑郁发作病史的精神病性发作是双相障碍。
(四)注意发作间歇期双相障碍特点
在双相障碍发作的间歇期,患者可能还存在着残存的情感性症状或包括认知功能损害或冲动性在内的其他一些问题。与其他人相比,双相障碍患者还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或物质滥用障碍,即使是在无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间歇期也是如此。在人格特征或气质特征方面,心境正常或处于发作间歇期的双相障碍患者也不同于无双相障碍的其他人。下面归纳了双相障碍发作间歇期的一些表现。
1、“心境正常”(euthymic)患者的特征
双相障碍即使是处于无心境障碍发作的时间里,也伴有症状性的功能损害。例如,处于心境正常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的完好(well-being)感受也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或对照组差。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或对照组相比,处于心境正常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出现“骤起骤止的短促发病”(intrusiveness of illness)的次数更多,尤其是此前一年内患者一直处于抑郁状态时,这种情况更明显。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在长达2.8年的时间中,以周为时间统计单位,47.3%周有症状出现。其中抑郁症状出现频率差不多是躁狂症状出现频率的4倍,平均每年有6次症状转换和3次相位转换。少年双相障碍患者心境多变或易变的发生频率也很高。
在缓解期,患者的执行功能也有损害,只是没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么严重而已。双相障碍患者在缓解期的包括精细运动功能和反应时间在内的注意功能也可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2、人格特征
有研究报道称,处于双相障碍发作间歇期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更明显的追求新奇事物(novelty seeking)的行为。对双相障碍患者气质的研究发现,处于缓解期的双相障碍患者具有环型心境或情感旺盛气质。患者残存的症状可能伴随有类似于躁狂发作期症状的人际关系变化。双相障碍患者间歇期冲动性的倾向也比对照组要明显,这或许增加了他们发生物质滥用和其他共病的易感性。
(五)重视双相障碍的共病诊断
1、与焦虑障碍共病
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是双相障碍患者最常见的共病形式,现有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双相障碍与焦虑障碍之间也具有高共病发生率。Boylan等研究发现,至少有55.8%的双相障碍患者和一种焦虑障碍共病,大约31.8%的双相障碍患者与多种焦虑障碍共病,其中双相障碍与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1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恐怖障碍(phobia disorder)、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共病率分别为20.8% 、30%、7.8-47.2% 、3.2-35%、40%。
关于双相障碍与强迫症的关系,Masi等[2]共入组102例患者,其中单纯双相障碍患者37例、单纯强迫症患者35例及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患者30例,研究显示共病者中以双相II型多见,共病患者其强迫症的首次发病年龄明显早于单纯强迫症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而双相障碍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不受共病情况的影响,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评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基线期单纯强迫症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共病患者,而单纯双相障碍患者与共病患者严重程度相当;随访3年结束时,共病者CGI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强迫症及单纯双相障碍,研究还显示共病者与单纯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相同,而强迫行为在单纯强迫症患者中更为常见。我们的研究发现彼此互为共病的发生率高,共病患者其强迫症的病程、平均治疗时间长于单纯强迫症者,共病患者以不典型强迫症状如杂类强迫思维多见。还有研究指出双相障碍患者中有21%患强迫障碍,而单相障碍患者中只有12%患强迫障碍,来自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 Area,ECA)数据库的对照组只有6%的人患强迫障碍。强迫障碍患者中有15%患有双相障碍,半数以上的强迫障碍患者有环型心境表现。彼此互为共病的发生率高,共病患者强迫症的病程、平均治疗时间长于单纯OCD者,共病患者不典型的强迫症状如杂类强迫思维多见。尽管双相障碍与社交恐怖症共病情况的研究相对少,但在一项NCS调查研究中显示47.2%的双相I型障碍共患有社交恐怖症,而在普通人群中社交恐怖症的患病率仅为13.3%。McElory等对288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16%的患者同时符合DSM-IV社交恐怖症的诊断。Perugi等对71例门诊治疗的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21.1%的患者共患有双相II型障碍。双相障碍与广泛性焦虑症也有高共病率,Masi等对157例年龄介于7-18岁的广泛性焦虑症门诊患者的调查发现,有18例患者共患有双相障碍。Masi等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在43例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门诊病人中,有8例患者共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关于双相障碍和惊恐障碍的关系,Masi等对224例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进行横段面调查并进行纵向随访研究,发现有51(2.8%)例患者终生共病有惊恐障碍,双相障碍与惊恐障碍共病者以女性更为常见,且共病者在双相II型患者中更为常见,共病者同时具有高分离性焦虑障碍、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惊恐障碍是青少年双相障碍常见的共病形式,共病影响双相障碍的疾病严重程度、共病模式及病程;关于惊恐发作和双相障碍的关系 ,目前认为双相障碍患者中有26%~80%合并有惊恐发作;相反惊恐发作的患者中,约有13%~23%的患者合并双相障碍。对这两种疾病进行的家族谱系研究和传学研究发现它们在遗传上也有相关性。还有报道称双相障碍患者中有20.8%的人患有惊恐障碍,相比之下单相抑郁患者中只有10%的人患惊恐障碍,而且合并有惊恐障碍的患者的双相障碍起病更早。
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时焦虑障碍对双相障碍的病程影响很大,具体表现为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者较无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年龄会提前3-4年;与焦虑障碍共病增加了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发生率;与焦虑障碍共病降低了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工作和社会功能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加大了治疗难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儿童和青少年期起病的双相障碍合并焦虑障碍的比例更高,对双相障碍患者研究发现,发病年龄越早,合并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越高。
2、与物质滥用共病
和焦虑障碍一样,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和双相障碍也有很高共病的发生率。物质滥用障碍是双相障碍最突出的轴I共病,根据1990年欧美NCS的研究结果,和常人相比双相障碍患者中,可以被诊断为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比常人高7倍 。双相障碍的患者当中,有60%以上的患者存在酒依赖,40%存在药物依赖。与双相障碍 I型相比,双相障碍II型与酒精或者药物依赖的共病率更高。与那些仅患双相障碍的患者相比,既有双相障碍又有物质滥用障碍的患者具有起病较早、发作较频、发生自杀行为风险较高、双相障碍家族史较明显以及其他轴I或轴II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的特点。
3、与人格障碍共病
人格障碍可能是患者对双相障碍的病态适应所致,也可能代表了类似于双相障碍的行为紊乱的较为长期化的一种形式。众多研究表明双相障碍与人格障碍存在较高的共病率。且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似乎随患者病期的延长而升高,因为有人发现首次发作患者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33%,而多次发作患者人格障碍的患病率达到65%。例如双相障碍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具有极强的联系,在8项研究中,共1006名BPD患者被调查,发现共患有BP-I的发生率介于5.6%至16.1%(中位数为9.2%),在6项研究中,共436名BPD患者被调查,发现共患有BP-II的发生率8%-19%(中位数为10.7%);另外,在12项研究中,共830例双相I型患者,发现共患有BPD介于0.5%-30%(中位数为10.7%),在3项研究中,共137例双相II患者中共患有BPD介于12%-23%(中位数为16%),BD与BPD高共病情况,有学者提出以下四中假说:BPD是一种非典型BD;BD为BPD的不同表现型;BD与BPD为两个独立的疾病;BD与BPD具有一定的病因学重叠。我们需要从两者之间的共病发生率、现象学、家系研究、纵向病程、药物治疗反应及病因学去探讨这种共病关系。
4、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共病
活动过多是青春期前双相障碍发作的第一个年龄特有的表现。ADHD可能是发育过程中双相障碍最早出现的临床相。在DSM-IV的诊断标准中,双相障碍和ADHD有着症状的重叠:话多、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双相障碍与ADHD存在较高的共病率,尤其在少年患者中,ADHD在少儿双相障碍中的患病率可高达57-98%。Biederman等(1996)在对140名ADHD儿童的四年随访研究时发现:ADHD样本中的22%也符合BD的诊断标准。Faraone等(1997)通过检测患有ADHD的140名儿童和120名未患ADHD的对照样本和他们的822名一级亲属,发现ADHD和BD同时出现在同一亲属中比单独出现在同一亲属中更常见。Faraone等(1997)并发现BD与ADHD的共病率和躁狂发作的年龄是一个反函数的关系,与ADHD的共病率在躁狂的儿童中最高,在儿童期发作躁狂的少年中居中,而在少年期发作躁狂的少年中最低。这样,他们认为 ADHD更常出现在儿童期发作的双相障碍中,这是否提示,在某些情况下ADHD可能是双相障碍早期发作的一个标志。
三、及早识别双相障碍的操作模式
若发现
应询问
抑郁
双相障碍的家族史
易激惹
患者子女的行为问题
心境易变
符合标准的、短暂的、症状性或药源性的轻躁狂病史
引起麻烦的冲动性
儿童期或少年期起始的精神症状、反复发作的频率、以往的治疗情况和疗效丧失情况
三、双相障碍早期诊断模式的初步设想
1、筛选一些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指标。
2、确立BD早期诊断的预测因子。
3、建立类似SCID的临床问诊工具。
4、建立一种可基于概率而诊断双相障碍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