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完全正常的乳腺很少见。其中乳腺病中乳腺增生占75%、乳腺炎12%、其余13%,所以我们也把乳腺增生作为重点研究治疗项目,下面我着重讲一下有关乳腺病的一般问题,乳腺病原则分三大类型,即乳腺肿瘤性疾病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后者包括纤维腺瘤导管瘤等) 乳腺的炎性疾病、(急慢性乳腺炎,乳腺结核等) 非肿瘤非炎性病(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属于非肿瘤非炎性乳腺病,也称良性乳腺病。
虽然良性乳腺病的发病率高于乳腺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碰到许多乳腺增生患者为此而忧心忡忡,认为得了乳腺增生也是不治之症,治不好,除不了根,乳腺增生的确是一个易诊难治易复发的疾病,但只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配合医生全程规定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首先要认清: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病,是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另外,肝脏灭活雌激素功能异常,而导致过多的雌激素对乳腺组织进行不良刺激而引起增生性病变。内分泌水平分泌的不平衡,雌激素分泌过高而导致乳腺组织增生和复旧不全,所以大多数患者总感觉在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开始,乳房出现胀痛,肿块也较前变硬增大,月经来潮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由此可见,治疗本病不能单纯用外用药贴敷局部肿块或止痛剂,只治标不治本,而是要从内部整体调节,使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样要针对不同病因,有效可靠的进行治疗。
目前西医对本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对抗治疗,但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治标不治本。而手术切除,对患者来说易留瘢痕,既花费多,复发率高,影响外形。大无必要。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消除肿块,从整体上调节的功能,而且有效率高,无副作用。
对每个患者来说,应当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了解,首先将病查清,不要盲目就诊,高尖端的检查并非必要。要找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但作为医务工作者,丝毫不能松懈,首先要将病人的病情、病因彻底诊断清楚,对症下药,给以正确的治疗方案,以免贻误病情,使患者少走弯路,一步到位,少花钱、看好病。
我在多年的实践治疗乳腺病中,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因人、因病、采用“周期疏泄疗法”对患者进行月经前后周期性调理,以达到两个治本目的:调节内分泌治疗以每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月经前和月经后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双向调节,使患者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达到相对平衡,从根本上去除病因。根据类型和中医辩证论治的观点,随时调整药物,整体、综合性调节体内肝、肾、脾、胃及冲任,使阴阳平衡,气血疏通,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医将乳腺增生大体分三型,即冲任失调,肝气郁结,痰血瘀积。在治疗过程中,在接诊中,大多数患者主诉均为情绪易激动、爱生气、脾气暴躁等,中医认为,由于情志不畅,情绪激动易生气等精神因素而导致肝气郁结、正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凝滞于乳房、搏结不散,日积月累而成。肝气郁结类多见,证型互相转化,治疗中一定要保持心无杂念,心情舒畅、心静、少生气、乐观,即使遇到烦心的事,也要学会自我化解和自我安慰,保持良好的心态,只要这样,患者经过一段用药治疗后,病情很快痊愈。 所以我要奉劝患者、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规律,并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有病了就抓紧时间去治疗,平时无病也要注意好保健预防为主。 再者,要乐观处事,不与他人嫉妒分争,不要生气,生气多了伤身体。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无必然关系,但也有少数囊性增生恶化病例。
乳痛问题
很多女士问关于乳房疼痛的问题:乳房疼痛大多是:1。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疼痛感多与经周期有明显之关系,通常在月经前7天左右因荷尔蒙分泌变化及血流供应增加造成乳房胀痛感,于月经过后便逐渐减轻或消失。由于与其经期之明显关系,属于冲任不调证。通常不会造成危害,最好找医生看看。但是, 乳腺增生不是所有患者均在经前有疼痛, 乳腺增生的程度与疼痛不呈正相关。2。胸罩不合适造成压迫,在更换胸罩后可缓解。3。乳房体积过大造成悬垂引起不适。4。乳房有外伤时造成之疼痛。5。乳腺发炎及感染引起之红肿热痛,乳腺炎在哺乳期特别容易发生,经适当的处理(如给予抗生素、适当中医辩证治疗)可使症状快速缓解消失。6。至于乳癌本身是很少会引起疼痛的,除非乳癌恶化侵犯至皮肤或胸壁等临近组织时,才会造成疼痛。所以,若有乳房疼痛的情形,不妨依上面几种可能,自己找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原因可寻且持续疼痛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这是非常必要的。7。乳腺纤维瘤及乳腺导管瘤部分病人有按压痛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