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颈部有总共有四条供应脑部的动脉,前方的颈动脉和后方的锥动脉,左右对称,而其中颈动脉是最主要的供应血管,约80%的血是它供应的,颈动脉的上端分了岔,形成两个支脉:一个通向大脑的叫颈内动脉;一个通向脸部的叫颈外动脉。血管里的血流也像河道里的水流一样,遵从流体动力学原理,颈动脉的上端分了岔,血液由宽的动脉流入窄的支脉,流速会加快,还有分岔处的阻力、分岔的角度,这三个因素共同导致血流在进入通向大脑的颈内动脉后形成湍流和漩涡,因此这个部位最容易使血管壁内膜受损,然后一步步形成斑块,造成狭窄。因此,颈内动脉是最容易形成斑块,也最容易狭窄,并且早于脑血管,所以是脑血管的“窗口”和警报器。
人体的血管壁有外膜、中膜、内膜,三层膜紧贴在一起。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不是集聚在内膜上,而是穿透内膜,集聚在内膜与中膜之间,这样,越集聚越多形成斑块,继续加厚,那么血管就变狭窄。斑块表面不光滑,较粗糙,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容易集聚在上面,形成血栓。
颈动脉狭窄和“中风”关系密切吗?答案是肯定的,早在155年前,一个经常进行尸体解剖的美国医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凡是脑中风死亡者,偏瘫肢体对侧的颈内动脉都是堵塞的(左脑管右肢,右脑管左肢)。他由此联想到,脑中风和颈内动脉的堵塞可能有关。他把这一推测公布后,后来其他医生进行的大量的尸体解剖也都证明,脑中风死亡和颈内动脉斑块、狭窄、堵塞的确相关。
1927年,影像科医生通过血管造影再次证明证明颈内动脉先于脑血管形成狭窄,颈内动脉狭窄与脑中风是因果关系,颈内动脉狭窄是因,脑血管狭窄是果,颈内动脉狭窄最终会引发脑中风。1968年以后,美国开始实施脑中风筛查和手术干预,脑中风病人的死亡率逐年降低,由此可以看到颈动脉狭窄和脑中风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数据表明,60%的脑卒中的发作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狭窄本身可以造成脑部的供血不足,就会导致脑的灌注减少,造成患者头晕不适,严重狭窄的患者在一些诱因(比如激动、摔倒、低血压等)的作用下,可以引起脑灌注的急剧下降,导致脑梗塞;通常当颈动脉斑块导致的狭窄超过50%-60%时,患者就会出现头晕、头昏、视物模糊、耳鸣、记忆力下降、胳膊无力发麻、眼睛黑蒙甚至一过性晕厥等一系列症状,也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脑缺氧导致的呵欠连天、突然手脚活动不灵、短暂的偏瘫失语等;二是不稳定的斑块脱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粗糙,如同斑驳的墙壁,一旦脱落,就容易形成脑血栓就会引起脑中风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险。
因此,导致脑卒中发作起病看似在脑内,其实祸根在颈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