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是一类逐渐崛起的族群,指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年轻一辈无法独立,一直依赖父母生活。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那么为什么啃老会骤然增多?老人应不应该被“啃”呢?
多方面原因致啃老
林颖表示,在家庭系统理论中,亲子关系是由双方共同“配合”而建立的,“啃老”一般是父母与子女的“共谋”。所以啃老的原因也要主要从两方面看。
首先,在中国人的家庭意识中,很多父母都有着“孩子再大,即使结婚生子了,也是我的孩子”的思想,其中就有着“即使孩子长大了,独立了,父母仍然无法放下对孩子的责任”的潜台词。看似溺爱的背后,其实是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父母通过抚养孩子以及孩子对其的依恋获得满足,用代替和束缚剥夺了孩子分离的能力。而这也在亲子关系中达成共识,也就让孩子潜意识地迎合父母的需要,从而失去独立的机会,亲子界限变得模糊,久而久之,“啃老”也成了顺其自然。
另一方面,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失去从小与兄弟姐妹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也会将全部精力与爱投注在一个子女身上,其后果就是孩子会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依赖性强,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缺乏独立意识,甚至会觉得父母对其照顾是理所应该。再加上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找工作难的现状,让不少青年人高不成低不就,这也为啃老增加了客观的可能性。很多孩子还处于埋头工作还是追求梦想,安于现状还是用攀高枝中纠结,在这过程中,啃老也就成为一种逃避社会以及生存压力的一种方式。
孩子啃老,拒绝更好
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啃老,很多父母在开始时会选择纵容,并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也会一直从容下去。林颖表示,啃老有时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如果家庭各方面条件都允许,啃老是亲子双方都默许的,并且都不因此而烦恼的话,那并不一定当下就要改变。
然而长期啃老,不论父母是否同意,对于亲子关系的维系都是不利的。如果孩子在家赋闲,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成天打游戏或是沉溺其他游乐活动,这对其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从长远角度考虑,孩子啃老,不仅妨碍了自身的独立、缺乏对父母赡养的能力,甚至影响对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啃老还是拒绝更好。
拒绝要趁早,方式要讲究
随着老人年纪的越来越大,很多老人开始意识到孩子如果无法经济独立、继续啃老对孩子本身的伤害,于是会开始采取一系列方式来拒绝孩子继续啃老,但即使如此,这一问题也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网上很多关于啃老的案例,包括很多人谴责啃老族的没有责任心与不孝,更多被关注的是一些悲惨案件。比如某男子啃老被拒,写遗书欲跳楼;儿子啃老8年被赶出家门,诅咒父母;孩子啃老怨父母不买房买车,杀死母亲等。这些其实都是决绝拒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林颖指出,老人在拒绝孩子啃老时要趁早,最好在孩子处于青春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这个阶段属于“心理断乳”期,孩子开始出现独立与依赖并存,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行为,逐渐完成从成年人到社会人的过渡,是十分必要的。拒绝啃老也要讲究方法,刚开始一定要与孩子沟通,达成共识。如果反复沟通无效时,父母可以明确自己的底线,比如孩子要父母买房,但无法满足他们需要时,父母可以明确告知孩子可以提供的具体帮助。如实在无法达成一致,也可带孩子一起进行家庭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指导,帮助亲子双方相互理解,明确各自责任和权力,达成一致,共同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