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除了药物等治疗手段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自我保护也显得十分重要,有效地预防感染、出血常常能为患者减少痛苦、减轻经济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而严重的出血和感染会威胁再障患者的生命。
由于再障患者病程通常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身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不注意防护,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一)再障患者通常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如何预防感染?
生活居住环境应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限制探视人员,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尽量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日常生活中可佩带清洁口罩。
注意饮食卫生,烹调时炊具餐具一定要消毒,不吃生冷、过于辛辣、不卫生和隔夜的食物。食入水果前要先洗净双手,在流动的水下洗净水果,并削皮后食用。可食用水果应注意选用表皮光滑无破损的新鲜水果,如西瓜、苹果、梨、桔子、香蕉等;最好不吃桃、葡萄、草莓等不易清洁的水果;不吃腐烂变质水果。
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小心鱼刺、骨碴等损伤牙龈及口腔粘膜,避免引起溃疡感染。
天气变化、气温忽高忽低时患者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此时应根据温差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患者皮肤应保持清洁,局部有疖肿或痤疮时勿用手抓,避免感染化脓。注意口腔清洁,坚持进食后、睡前漱口,防止口咽部溃疡,可选用不同功效的漱口水交替含漱。特别是齿龈出血的患者口腔内有血迹时应及时清漱。
保持大便畅通,不用力排便,若大便偏硬不易解出时,可选用通便药物软化,避免发生肛裂等,注意会阴部卫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中性粒细胞计数极度减少的重症患者应行保护性隔离。
(二)再障患者血小板计数也较正常人低,有出血风险,应如何减少出血?
避免食用过热、过硬食物(如骨头、鱼刺等),并减慢咀嚼速度,避免损伤口腔粘膜或牙龈,导致出血。
再障患者可根据自身血小板水平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多及剧烈运动,活动时应防止碰伤或跌倒。
应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如血小板水平过低,则最好使用清洁纱布清理口腔、牙龈及舌面。不挖鼻孔,如鼻粘膜干燥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润滑。
如有皮肤瘙痒,可适量使用润肤露,避免用力抓痒导致皮肤出血。
(三)除上述注意事项外,再障患者多有中重度贫血,应当避免劳累,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少氧耗。
(四)应保持乐观精神,积极向上,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避免自我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及时与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的治疗,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乐观的、精神压力小的、积极配合医生的病友病情会好得更快。同时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增加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减少接触手机、电脑等辐射产品的时间。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保证晚间充足高质量睡眠。戒烟戒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