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位于关节内,主管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及部分旋转、侧向稳定性,其在体表无法触及,一般患者难以直接感知此韧带的损伤。
一、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
前交叉韧带损伤一般与运动创伤相关,多为膝内翻或者外翻扭伤,如篮球运动中落地扭伤或膝关节受到他人撞击等直接外力;也可见于足球运动时“踢空”动作所致膝关节过伸伤。大部分患者会产生膝关节疼痛,有时会感觉到膝关节内部撕裂的响声,旋即膝关节活动受限继而出现肿胀。也有一部分患者因肌肉力量较好,致伤外力不大而导致上述急性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伤后可继续坚持运动,不能及时就诊以致耽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超过6周属陈旧性损伤,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多有不稳症状,不稳表现为下列3种程度:1.严重不稳: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肌肉代偿差导致,表现为日常生活中行走时即可感觉到膝关节有错动感,这种错动感一般表现为膝关节的大腿骨和小腿骨的左右错动。2.中度不稳: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肌肉适度代偿,表现为不敢加速快跑,快跑时不敢急停、急转弯。3.轻度不稳: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肌肉较好代偿,表现为可从事一般的运动,患者可以跑动,带球,但是比赛中的一些动作如跳起单足落地、用健侧足射门以患侧下肢支撑等动作不能完成,或者完成时需要一个反应时间(运动能力下降)。不论患者表现为哪种不稳,膝关节在运动或生活中反复扭伤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标志性临床表现。
二、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患者如果有上述损伤病史或临床表现即须及时到运动创伤相关的专科医院或科室诊治。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不难,有经验的运动创伤专科医生仅靠查体即可诊断绝大部分前交叉韧带断裂。如果医生考虑或者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一般会建议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检查的目的在于:1.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为手术治疗提供诊断证据。少数前交叉韧带陈旧损伤,因其上止点粘连于髁间窝侧壁等部位,有时会给医生查体造成假象,容易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未断或部分断裂,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这种情况。2.明确有无关节软骨、半月板、其它膝关节稳定结构的损伤,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前交叉韧带断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目前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N绳肌腱作移植物行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技术成熟,临床效果可靠,一些运动员接受了这种技术治疗后不仅可重返赛场而且重新取得了奥运冠军。重建手术所用自体N绳肌腱是大腿内侧的两根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需要在胫骨和股骨上钻制骨道,然后将肌腱移植入关节腔及两端的骨道以代替前交叉韧带。这种固定装置根据手术的需要采用,一般为可吸收钉和金属钉联合固定。内固定是否要取出主要取决于内固定的部位有无异物反应,术后内固定部位没有疼痛等可不必再次手术取出。术后患者一般休息3-4周可根据医生建议重返办公室工作。康复程序顺利的患者,术后1月拄拐行走,2月脱拐,3月去夹板正常行走,4-5月慢跑,术后半年一般的体育运动和快跑,术后10-12月对抗性的体育运动。
四、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特殊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相当少的一部分患者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因肌肉代偿等种种因素,临床上没有不稳的症状。临床医生面对此类患者时,须慎重选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保守治疗期间有夹板保护,患膝也不会发生继发损伤。当然,此类患者若合并有半月板损伤,尤其是MRI上判断可缝合的半月板损伤,一般推荐尽早手术,以争取半月板缝合的手术时机。
最后需要提醒相关患者,在确诊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等待手术期间,需要保护好膝关节(急性期戴夹板,慢性期戴护膝),除了直抬腿等练习肌力(急性期须练习膝关节活动角度及冰敷等),避免长时间的行走、不运动,以免因膝关节不稳而产生继发损伤。另外注意避免患上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疾患,保护好膝关节皮肤,防止蚊虫叮咬及抓挠破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