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颌骨。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人们是不怎么关注智齿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哈根达斯,没有芝士蛋糕,人们吃的东西在现在看来都是很lower的粗粮。而我们的机体呢,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用进废退。身体中的每一个器官在身体允许的范围中越用越发达,比如肌肉,脑袋以及骨骼,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就会慢慢退化,比如肌肉废用性萎缩。因此,我们的上下颌骨在牙齿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咀嚼粗娘等)不断受到刺激最终完成自己的生长发育。但是,现在的人呢,终于摆脱以前贫困的日子,也就总想跟以前的粗粮说byebye,觉得再吃那些东西不上档次,这样吃东西不再费劲,牙齿不再受较大的力量,颌骨自然而然发育略显不足。
再来说说智齿。智齿是指口腔内最靠喉咙侧的第三颗磨牙,因为刚好排行老八,也称之为8号牙。为什么称之为“智齿”而不叫“末齿”呢?那是因为它长出来的时间很迟,一般在16~25岁之间,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开智”的象征,因此俗称“智齿”。而不是说长智齿的人比较聪明。智齿通常有4颗,上下左右各一。
而牙齿和颌骨的关系,套用古人的话来说,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里水和舟的关系一样。如果水能够得到合理的排泄,风平浪静,那么水上的舟就能平稳的走,但如果水不能按照大自然所赋予的规律来伸展自己,那么,水上的舟就有倾覆的危险了。牙齿和骨骼亦是如此,如果颌骨发育得好,足够牙齿施展驰骋,自然能够长出一副整齐美丽的牙齿;如果颌骨不能得到良好的发育,那么他上面的牙齿就会容易“颠簸”,歪来倒去,自然长得不整齐了。
而作为最后一个萌出的“磨人的小妖精”,智齿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当颌骨处在发育的最佳年龄时,磨牙还只是一个小牙胚,在角落里默默的待着呢。如果此时颌骨没有为这位“小八”的出世提前准备第八把交椅,那么等到小八出来的时候,颌骨基本上已经长不动了。“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时只能是了“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发炎水”了――小八为了表达对颌骨的思念,如同孟姜女一般,一直顶啊顶啊,一开始把小七后背顶了一个窟窿(因为两者之间的沟沟牙刷刷不到,食物嵌塞导致蛀牙),再后来小七受不了了就把这个怨气转移到了整排牙齿,一个推一个,最终吃亏的是前面的小一二三,前牙的牙齿也被顶歪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淘气的小八,主人只能忍爱割痛,把这个坏小孩拔掉了。至于前面歪掉的牙齿,只能矫正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