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经常陷入惆怅,总认为自己的痛苦与众不同,搜尽各种学说终不能释怀,直到真的康复了,才慢慢忘却那些疑问。下面我们分几章对一些共性的疑问做一些回答。先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事:
1、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角度”进展是怎样的时间顺序?
我院的计划是术后4~7天开始床边垂腿,一般7~15天到达90°,个体有差异,有快有慢,一般7~10天通过被动可达90°即可出院,术后4周达110°,术后8周达120°,术后12周达130°。过了90°关节出现僵直的机会就不大了,过110°恢复正常就不会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床边的主动屈曲叫“垂腿”,主要靠小腿的重量下垂。把医生或其它人辅助下的屈曲叫做“弯腿”,在前3个月内,我们所说的屈曲角度主要指弯腿(被动)。当然有很多人不用被动弯腿,在短时间主动屈曲就能达标,甚至好到都不敢让他再弯的程度。
2、今天(或这一周)主动屈曲的角度不如前一天(或上一周)大,正常吗?
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很多人悲从中来,心急如焚,感觉前功尽弃。其实完全没必要,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有几个原因,一是,前一天(或上一周)的垂腿过久,弯曲(其实是挤压)过久或不当导致膝关节肿胀(每一次弯腿都会导致不同程度肿胀)从而屈曲受限;二是,人体不是机器不可能今天弯到100°,明天一定会弯过大于100°,他每时每刻都有活跃细胞在构建不同的结构,直说就是膝关节内的组织在制造粘连,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他的粘连不是很快能稳固的;三是,前一次疼痛留下来的恐慌,心理因素会加重肌肉的紧张度。四是,肌肉在逐渐萎缩,力量在减弱,特别6周后的屈曲“停滞”,这种时候要记住四个字“顺其自然”,根本没必要纠结这些,即使现在到不了应有的角度,过一段也会达到,度数不会是问题。当然要控制好弯腿和垂腿次数,下面说。
3、膝关节屈曲一周几次?需要每天弯腿吗?弯腿到最大角度要坚持多久?
膝关节屈曲分主动和被动,主动(如床边垂腿)可以每天多次(4周内每天不要超过3次,4周后每天不要超过10次),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术后4周以后可以缓慢屈伸,每次垂腿时屈伸不超过3次,一定要缓慢。千万不要反复甩小腿,会拉松重建的韧带。
弯腿(被动)训练,早期每隔一天弯一次较好,一周最多不要超过5次,弯腿尽量在10分钟之内完成。次数太多会加重膝关节的肿胀,肿胀反复叠加,会影响康复进展,甚者会出现异位骨化。6周以后可以每周弯腿一次即可。如遇特殊情况,医生会对其弯腿时间做特别调整。
弯到最大角度后停留30~60秒,不要太久。
雷哥认为比较理想的程序是:在某一次垂腿的同时,用非手术腿或其他人辅助,逐渐加压,当感觉有点痛了,就小幅度迅速加压让稍痛一些然后放松,然后可在中间隔一天垂腿时再次重复以上动作。能自己完成康复训练的人,几乎都如上法。如果你对自己一次都下不了手,那你不想见的雷哥就会出现在你面前。总在无痛范围内屈曲很难有进步,除非你是关节特别松弛的人。
4、哪种屈膝方式比较好?为什么我的进度比他慢?
方法很多,雷哥比较推崇仰卧垂腿和坐位垂腿。仰卧垂腿可以避免坐位抬臀造成的角度的虚假,特别在小腿挂重物逐渐加压,效果是不错的。坐位垂腿是最方便的。
个体差异很大,手术也不会两人完全一样,所以不要互相比角度,跑的快的和跑的远的都会到终点的。弯腿只是前交叉韧带康复过程中的一项(或者说一步),不要把它放大成康复的全部。带支具的直腿行走三个月才是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