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有1亿多围绝经期人口,其中30~40%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绝经期症状,因此而影响到工作与生活。切实的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幸福与和谐。通常采用诸如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平和的心态、中医中药、对症治疗等可以改善部分轻症病人的状况。但是,对于严重的更年期病人,采用更加有效的性激素替代疗法(MHR)是不可替代的最有效措施。性激素替代治疗,是围绝经期治疗措施中,唯一针对病因的方法。
由于受2002年欧美一项研究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的导致一些中国民众产生了关于性激素替代治疗有害的偏见。目前,在中国性激素替代治疗的比率仅仅是围绝经期病人的1%以下,比较好的地区多数也不超过3%。而在欧美,由于对新的研究成果广为认知,使用率在多数国家高达30~40%。为此,很多中国妇女承受了不必要的绝经期病症的困扰。
事实上,2002年引发的性激素安全问题的争论后,科学家们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出了安全“时间窗”的结论。并被国际绝经学会、北美绝经学会、英国绝经学会,以及中国等亚洲相关权威学术组织普遍接受,并达成了不同层面的共识。小于60岁、绝经不足10年,适度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是安全的。上述时间段,就是所谓的安全“时间窗”。有绝经期症状的妇女,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有关药物。在实际生活中,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的比率也已高达35.7%,因此而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到70岁以上的比率也高达70%,远远高于未使用药物人员的8%以下。此点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启示。
毫无疑问,正确的使用性激素药物是有效对抗更年期病症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安全的。但是,完全放任的随意应用还是会带来一些问题,系统、规范的管理也是必须的。在性激素替代治疗中也要采取必要的评估、监控措施。
首先,需要正确掌握适应症。对于严重潮热、失眠、烦躁等更年期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症积极使用,是必要的。其它更年期相关问题需要专业医师评定,审慎使用。
其次,个体化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切忌千篇一律。个体化是性激素替代的重要原则,应该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自身特点,如年龄、绝经年限、主诉、治疗目的以及有没有心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等,尊重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在本人充分理解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后,结合药物特点,个体化用药。做到方案个体化、剂量个体化、用药途径个体化以及治疗期限个体化,力争达到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少。
再次,系统的管理、监控、随访也必不可少。这项措施会进一步保障用药妇女的安全性,极大地有利于长期用药,达成防治相关慢病的良好结局。为此,用药前的基础体检和调查是不应遗漏的。接下来,个体化的用药。而后,定期随诊。通常情况下,于首次用药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一次,以后则每年一次。对有特殊身体疾病的要加大随访频度。每次随访均要进行利弊评估,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继续用药。同时,对小的身体不适加以调整,必要时也可以调整用药方案。最大限度的保证用药安全。
更年期,是妇女的重要人生阶段之一,也是各种病症频发的“多事之秋”,有效的防治更年期病症,对于改善人生质量、享受美好人生至关重要。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需要健康的体魄,来迎接岁月的风云变幻。需要坦然的面对“第二次生命”的一切艰难与挑战,唯有穷尽所能,采用一切现代的手段,包括不排斥“激素补充治疗”,来积累生命的能量,去面对未来的困难和享受生命的美好乐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