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多见于40~60岁女性,全世界每年有约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男性亦可发生乳腺癌,但较罕见,其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
乳腺癌属于中医学“乳痞”“乳岩”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做为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癌西医主要治疗的重要补充,在减轻乳腺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增强其治疗效果,降低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等并发症,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积极的作用。
一、乳腺癌术前常见辨证分型证治
1、肝郁气滞证
主症:心烦易怒或情志抑郁不畅,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如石,胃纳欠佳,口苦咽干。舌暗红有瘀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消痈。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0g,白芍15g,瓜蒌皮15g,浙贝母15g,白术15g,茯苓15g,炮山甲10g(先煎),山慈菇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橘核15g,青皮10g;情志不畅,多怒抑郁者,加佛手9g,木香9g理气畅中;肝火偏旺者,加丹皮10g、山栀10g。
2、冲任失调证
主证:乳肿结块,皮核相亲,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伴有腰膝背痛、膝软腿弱,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五心烦热,潮热汗出,舌淡少苔,脉象弦细或无力。
治法:补益肝肾,调理冲任,软坚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左归丸加减。
淫羊藿15g,仙茅10g,龟板(先煎)30g,熟地15,山萸肉15,枸杞子15,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黄芪30g,炮山甲10g(先煎),山慈菇10g,麦芽30g,砂仁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阴虚盗汗明显者,再加鳖甲(先煎)30g,地骨皮30g,牡蛎(先煎)15g,浮小麦30g。
3、瘀毒内阻证
主证:乳房、腋下、胸锁乳突肌下有坚硬的肿块,皮下结节累累,甚则破溃,性情急燥易怒,胁肋攻窜刺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15g,昆布15g,清半夏10g,浙贝母10g,陈皮10,青皮10g,石见穿30,重楼30g,半枝莲30g,山慈菇10g,柴胡10g,白花蛇舌草30g,炮山甲10g,海浮石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气虚乏力者加黄芪30g以益气扶正;热象明显,苔黄腻者,加黄芩10g、鱼腥草30g以清热解毒;毒热盛、疮流脓血者,加芦根15g,冬瓜仁15g清除脓毒,也可配合外治法;大便不通,加生大黄6~12g,黄芩10g通腑泄热。
4、气血两虚证
主证:乳房结块溃烂,色紫黯.,时流污水,臭气难闻,头晕耳鸣,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面白无华,失眠盗汗,月经延期,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祛瘀散结
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
香附15g,浙贝母10g,陈皮10g,桔梗10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5g,姜半夏10g,炒枣仁30g,远志10g,生黄芪30g,鸡血藤30g,阿胶珠20g,炮山甲10g,山慈菇10g,炙甘草5g。偏寒者,加桂枝10g;偏热者,加夏枯草15g,疼痛者,加延胡索10g,乳香、没药各5g;骨转移者,加骨碎补10g、透骨草15g、鹿含草15g。
二、乳腺癌术后及化放疗期常见分型证治
1、脾胃不和证
主症:痞满纳呆,食后腹胀或腹痛,恶心欲呕或呕吐,舌胖大,边有齿痕。
次症:嗳气频作,面色淡白或萎黄,疲倦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舌质淡,苔腻,脉细弱。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陈皮15 木香10 砂仁5(后下)法半夏15 炒麦芽30 山楂15 苏梗15 姜竹茹15。
加减:如舌苔白厚腻者,加藿香15、佩兰15,呕吐剧烈者,加旋覆花15。
2、气血两虚证
主症:神疲懒言,声低气短,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面白无华或萎黄,舌淡,脉细弱无力。
次症:自汗、口唇、眼睑、爪甲色淡白,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苔薄白。
方药:归脾汤或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党参15或太子参30 舌淡者或用红参 黄芪30~60,白术15,茯神15 当归头10 炙远志10 酸枣仁15 木香10 龙眼肉15 鸡血藤60 黄精30
加减:舌红少苔者用西洋参;纳差者,加炒麦芽30,山楂15;皮瓣缺血或坏死者,加川芎10,红花10;伴有上肢肿胀者,加桂枝10,姜黄10,木瓜15,威灵仙15。
3、气阴两虚证
主症:神疲懒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少苔。次症:声低气短,自汗盗汗,潮热颧红。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黄芪30 太子参30(或西洋参15) 玄参15,生地黄15,白芍15,白术15,茯苓15,五味子10 麦冬15。
加减:伴腰酸痛者,加女贞子15,旱莲草15;咽喉疼痛者,加千层纸5,胖大海10,麦冬15;皮瓣缺血或坏死者,加川芎10,红花10;伴有上肢肿胀者,加桂枝10,姜黄10,木瓜15,威灵仙15。
4、肝肾亏虚证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次症:失眠多梦,脱发,爪甲变黑或不泽,形体消瘦,盗汗。
治法:滋补肝肾,生精养髓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山药15 山萸肉15 熟地15 丹皮15,泽泻10,茯苓15,生龟板50(先煎)鹿角胶15(烊化)阿胶15(烊化)人参15 枸杞子15
加减:腰痛明显者,加仁仲15,寄生15,川断15;伴有脱发者,加制首乌15,肉苁蓉15;伴有爪甲变暗者,加西洋参10,田七粉3;伴有头晕头痛者,加天麻15,川芎10;夜尿频数者,加乌药15,益智仁15;伴失眠者,加合欢花15,夜交藤30。
5、脾肾两虚证
主症: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次症:脱发,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而清或夜尿频,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稀。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50 党参30 白术15 茯苓15 山药15 泽泻10 山萸肉15 熟地15 丹皮10 仙灵脾15 女贞子15 枸杞子15
或健脾补肾方:黄芪50 女贞子15 党参30 山药15 茯苓15 白术15 黄精30 鸡血藤60 仙灵脾15 桑椹子15 菟丝子15 肉苁蓉15 山萸肉15
配合龟鹿二仙丹加味:生龟板50 鹿角胶15 阿胶15 枸杞子15 西洋参15 沙参30
6、阴津亏虚证
主症:放射灶皮肤干燥,瘙痒,脱皮毛,口干舌燥喜饮,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次症:咽喉疼痛,虚烦难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形体消瘦。
治法;养阴生津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百合30 生熟地各10 山药15 白术15 桔梗10 玄参15 麦冬15 茯苓15 太子参30 鱼腥草30沙参30
加减:伴有口腔溃疡者,加白茅根30,半枝莲30;伴有干咳者,加炙杷叶15,款冬花15;伴有便秘者,加天冬30,瓜蒌仁30;伴有失眠者,加合欢花15,夜交藤30。
7、阴虚火毒证
主症:放射灶皮肤潮红、皲裂或溃疡、疼痛,口干舌燥喜饮,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次症:咽喉疼痛,牙龈肿胀,虚烦难眠,干咳少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方药:银花甘草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银花15 甘草10 水牛角30 生地黄15 黄芩15 丹皮15 白芍15 玄参20 麦冬15 太子参30 鱼腥草30 沙参30
加减:伴有牙龈肿痛者,加知母15、生石膏30、栀子15;伴咽喉疼痛,口苦咽干者,加千层纸5,胖大海10,麦冬15。
一般脾胃不和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常见于术后期化疗后,化疗后常出现骨髓抑抑制,常表现为肝肾亏虚证型或脾肾两虚证型,而阴津亏虚证及阴虚火毒证则更常见于放疗后,放疗中医一般考虑为火毒之邪,易损伤阴津,化生燥热。
三、常用特色专方:
1、乳癌术后方:
生黄芪 30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南沙参10g,枸杞子15g,仙灵脾15g,巴戟天12g,肉苁蓉12g,石见穿30g,莪术30g,蜂房12g,每日一剂,常规煎煮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6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10个疗程。本方是由唐汉钧及陆德铭教授创立,具有益气健脾,温阳益肾,清热养阴,活血解毒的功效。适合于乳腺癌术后服用,本方具有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尤其对于Ⅲ期乳腺癌的作用最为明显。
2、乳移平方:
莪术12g,生苡仁12g,山慈菇12g,露蜂房12g,八月札9g共煎汤剂,每日一剂,常规煎煮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6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本方由陆德铭教授创立,针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是因“余毒旁窜”的核心病机所导致,具有散结解毒的功效,适合于乳腺癌术后服用,具有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肺转移的作用,与乳癌术后方作用相近。但本方中无扶正之品,更适合于无明显正虚表现之患者服用。
3、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
生黄芪30~6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桑枝30克,地龙15克。伴上肢红肿热痛者,加忍冬藤30克,土茯苓30克,连翘15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水肿日久,按之硬韧者,加白芥子10克,鹿角片15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因病机考虑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法。
还可配合外治法:阳证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蜜糖调成膏外敷或清热消肿膏外敷。阴证者:将四子散(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吴茱萸各120克)装入布袋包裹,加热后外敷患处以温经行气,消肿止痛或用中药水煎,药液蒸气熏蒸并温汤外冼(外冼方:川木瓜15克,艾叶30克,干姜30克,威灵仙15克,桂枝15克,姜黄15克,伸筋草30克,苏木15克,当归15克)
疾病发生于局部,其实与人的整体状态密切相关,而临床就诊的常见的乳腺癌病人,大部分都是经西医手段处理后的术后病人,其局部病灶已不存在,我们应更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建立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运用中医药手段,来调整病人体质,使患者恢复到一个气血阴阳平和、脏器功能和谐的健康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