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迈,子女把他们接来深圳,这当然是对父母的孝顺,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让老人家离开熟悉的家乡、适应一个全然不同而陌生的城市生活,对他们(尤其是男性),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有些心理感受在他们身上比一般老人家会更突出。对于迁居老人而言,适应障碍、无用感、孤独感,是他们面临再适应时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想要调适好,就不只是老人家自己的事,更少不了子女从旁提供必要的帮助。
1、分离性焦虑加剧适应障碍
案例:文老伯与老伴迁居深圳后,总是打不起精神。深圳人来自天南海北,普通话成为城市的通用语言,而他的普通话南方口音很重,见别人听不大懂,慢慢地他也就不说了。加上他酷爱打麻将,然而来深圳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牌搭子”,对于老伴热心的老年舞蹈他又没什么兴趣,因此觉得深圳环境虽好,却没有在家乡生活得舒心。不过,由于打算在深圳安度晚年,也就无法像以前探亲那样来了一两个月就要回去,让他有些发愁。
分析:“分离”与“改变”是痛苦的
当老年人移居到子女所在的新环境时,会遇到与当地社会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语言、观念、信仰、习俗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此时,他们首先要面临一种“突然的割裂”,与过去已经非常熟悉的环境、记忆、情感、人物、习惯及应付方式的联系都断开了,这本身就是一种“丧失感”,会导致分离性焦虑,因为人们往往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感觉才最舒服。
但挑战不仅于此。面临分离性焦虑,又还要融入、适应新环境,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面临“改变”,而改变是很痛苦的事情。一方面,要打破原有的适应方式;另一方面,要形成新的应付方式和习惯,而这无疑需要的时间较长,对于一个老人(尤其是男性),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适应障碍随之出现,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反应。个别人还会采用酗酒、回避等不适当的应付方式。
建议:从简单的事开始
一个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与一个人的个性(是否灵活、习于社交、自信心等),新环境的情况(是否欢迎外来人员、是否歧视、跟旧环境差距是否太大),人生经验等有关。迁居老人最好先学会当地语言(在深圳就是普通话),增加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同时,旁人给予支持(特别是家人与朋友的鼓励支持),帮助老人摆脱无助感,尽早融入新环境。
在适应过程中,要防止“习得性无助感”。比如,讲方言的老人会觉得,我已经努力学讲普通话了,还是不成功,别人还是听不懂我的话,自己没法融入,怎么努力都适应不了,放弃吧。结果就采取回避的态度,呆在家里不再出门。
从容易的先开始,与外界交往越顺利,越能激发更多的主动性去适应。家人可以创造环境与条件,让老人家先从简单的、容易的去接近。比如,与小区里的老乡、或者家乡距离较近的人交往,再慢慢扩大范围。如果一开始接触的就与原先的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会极大增加适应难度,老人也就轻易不出去了。
鼓励也很重要。当父母因适应问题而心情不好时,子女要多陪一下,这不仅是精神上的慰藉,也相当于外界的一种替代,习惯了以后,老人家会过渡到与外界交往。
兴趣也是一种适应方向。有些人喜欢跳舞,加入进去后,逐渐与跳舞的人产生人际关系。而打牌、钓鱼等活动可以帮助一些男性扩大交往范围,增强适应性。
2、新环境“扩大了”无用感
案例:李老伯和老伴来深圳后,感觉比较受挫,因为李老伯觉得没法替孩子“当家”了,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家之主”,要“看子女脸色”,遇到不同意见,也只能简单说两句,而不能说个痛快。老伴的无用感比他还深,因为子女觉得她帮带孩子“带得不好”。
分析:“依赖”与“投靠”让人失落
依赖或独立,从小到老,人生走出一条有趣的循环轨迹:在小时候依恋父母;青春期出现叛逆、争取独立、减少依赖;当老年到来时,独立与依赖的平衡发生了变化,健康退化、衰老,记忆应变能力减弱,退休了或没有了工作,此时老人需要依赖成年子女提供经济、身体、情感等各方面的帮助与照顾。这种老人又变成孩子的现象,称为“孩子式依赖”,这种依赖会让老人觉得威胁到自己的自主、自立和自尊,感到惆怅、失落。
迁居老人的无用感比一般老人更加强烈。这是因为以前在家乡会受到亲友、街坊邻居的尊敬,来到深圳后,除了子女外谁都不认识,以前自尊自信的感觉没有了,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更让老人自卑。再则,有些老人家会觉得,来深圳是“投靠”子女,自己不再是一家之主,这种很微妙的感觉会让老人家的无用感加倍,尤其是男性。这时,他们会很敏感,即使是同样的话,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觉。有的老人家以退缩的方式应付,却变得更加自卑、觉得被排斥。
建议:尊重为先增强自信
最重要的,是营造尊重老人的环境。在家里要让他们感到,还是你说了算,他们会觉得孩子还是我的子女,还是尊重我的。
其次,可以做些事增加他们的自信,如尝试参加一些社会工作。他们的专业、积累多年的经验、广博的阅历,在新的地方也可能适用。
第三,即使老人家做一些事还不够好,但子女还是要尽量让老人去做,因为老人在做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改变的,掌握了新的方法,会增添其自信。
第四,老年人在某些方面较年轻时更具优势,比如有更好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他们可能在哲学或历史等领域有更多的兴趣。发展这种兴趣,促进自己的思考,在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过程中克服自卑。
3、“一碗汤”距离减轻孤独感
随着个体逐渐衰老,与朋友的互动频率也会逐渐减少,而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增加了,这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趋势。但在这一阶段,成年子女通常不愿意、或者没多少时间和老人沟通交流。
建议:“一碗汤”距离最相宜
子女亲情是最重要的亲密感,因此,迁居老人的子女平时要多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子女与老人最好分开居住,住宅最好在同一个小区。“提倡所谓‘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相距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既保留了原来的家庭结构,同时又能照顾到老人,而且彼此都有一定的空间,反而能减少冲突、增加亲情,而老人住得放松、舒服,无用感也会随之消失。
迁居老人还要走出家门,老年人之间可定期联络、增加交往,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养花种草、著书立说等,充分体验黄昏夕阳之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