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元炎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病因
1、病毒感染:患病后血清测定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病毒效价都有显着增高。
2、前庭神经遭受刺激:前庭神经遭受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甚至因内听道狭窄而引起神经缺氧变性因激发神经放电而发病。
3、病灶因素: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4、糖尿病:文献报道,糖尿病可引起前庭神经元变性萎缩导致反复眩晕发作一些病人前庭神经切断后经病理检查可发现前庭神经有弧立或散在的退行性变和再生现象神经纤维减少节细胞空泡形成神经内胶原沉积物增加。
临床表现
1、单次发作型:突然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发作及共济失调或失平衡,伴明显的恶心呕吐,水平旋转性眼震,快相向健侧,无听觉及中枢神经系病变征象。眩晕持续数天或数周(不超过1-3周),通常数天后进行性减轻,征象完全消失于6个月后。
2、多次发作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或为平衡障碍及不稳感,无听觉及中枢神经系病变征象。眩晕不如单次发作者那样强烈。此种慢性型的出现的解释是前庭神经仅部分萎缩;或是神经功能的生理性障碍所致。
3、发病常较突然,眩晕和自发性眼球震颤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4、重症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常在几天内逐渐缓解,一般2周内多可完全恢复;少数病人可短期残留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和不稳感。
5、病侧前庭功能检查(冷热水试验等)常显示有功能减退或消失,有时可波及双侧。
6、听力测试常不受影响。
诊断性评估应包括听力检查,冷热试验的眼震电图,钆增强的头颅MRI,特别要注意内听道以排除其他诊断的可能性,如桥小脑角肿瘤,脑干出血或梗塞形成。
根据感染后突然起病,剧烈眩晕,站立不稳,头部活动时加重,不伴耳鸣、耳聋,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反应减弱,预后良好可诊断。根据明确的感染诱因,不伴耳鸣、耳聋,预后良好可与梅尼埃病及梅尼埃综合征鉴别。
治疗
对眩晕的急性发作可依照梅尼埃病的处理法进行症状的抑制。对长时间的呕吐,有必要行静脉补液和电解质以作补充和支持治疗。
最佳的治疗是针对病因,但由于眩晕的病理生理机制不能确定,一般进行对症治疗。药物只能减轻眩晕的症状,不能完全消除眩晕。治疗对多数前庭神经炎患者有效,常用安定。在急性发作期,由于恶心、胃动力下降,肌注或静脉给药较为理想。患者的反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如开始的剂量无效,可加大剂量。这些药物作用的确切机制不清,但作用部位是清楚的,涉及从初级到次级前庭神经元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冲动传递,维持前庭核团的张力水平。同时可控制呕吐。这些药物均有镇静作用,故患者从事需要高度警觉的活动时(驾驶、操作机器、体育活动)应慎用。镇静作用相对较弱的药物如氯苯甲嗪和东莨菪碱贴剂可作为控制轻度眩晕和运动病预防用药,应用前须考虑药物间的交互作用。
外周前庭病变的功能恢复是外周前庭功能和中枢前庭代偿的结果(前庭张力失衡的恢复)。换言之,患者的功能可以恢复,但一侧前庭功能低下还是持续存在。前庭神经炎的恢复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更长的恢复期也很常见。患者越早开始前庭康复锻炼,功能恢复就越快、越完全。前庭康复锻炼的目的是加速前庭康复的进程,并改善最终的康复水平。前庭康复计划一般包括前庭-眼反射的眼动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的平衡训练。
早期眼震存在,患者应尝试抑制各方向的凝视眼震。眼震消失后,开始头-眼协调练习。患者应尝试平衡练习和步态练习。症状好转后应加运动中的头动练习,开始慢,逐渐加快。同时逐渐增加Tandem练习。由于前庭神经炎目前认为是一种前庭神经的病毒感染,可以尝试应用抗病毒联合皮质激素。研究表明,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改善前庭神经炎的症状,抗病毒药物无效,两者联合无助于提高疗效。目前对于评价前庭神经炎疗效的尚无公认的标准。
目前,前庭神经炎的诊断还是依据自发的迁延的眩晕症状,检查证实一侧外周前庭病,没有其它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一线治疗是抑制眩晕和呕吐。口服药物起效在20-30 min后, 1-2 h到高峰,半衰期8 h左右。恶心、呕吐停止即应开始前庭康复治疗。很多练习可能导致眩晕加重,但是前庭代偿必须的。前庭康复锻炼每天至少2次,每次数分钟,只要患者能够耐受,应尽可能多进行锻炼,并少用抗晕药物。目前推荐的治疗是急性期的对症治疗、皮质激素治疗和尽早的前庭康复治疗。确诊后可以静脉注射天麻素,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