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其患病率高,治愈率低,易于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目前,国内外对其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1、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
目前,国外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然而由于诊断标准、人种、区域、社会背景不同,文献报道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从2.0%~16.0%不等 。随着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的应用,慢性前列腺炎样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有了依据。目前临床常采用NIHCPSI方法对前列腺炎样症状进行调查,其中多采用Nickel 标准(会阴部和(或)性生活后疼痛且疼痛症状评分(总分0~21)≥ 4诊断为前列腺炎样症状 )。各国对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见。
我国于2007~2008年完成了一项15 000例15~60岁男性人群前列腺炎样症状相关问卷调查,地域包括安徽、北京、西安、广州、甘肃等五个省市,代表了中国的北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 。调查内容包括NIHCPSI、生活习惯、IIEF5等30项内容,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2 743份(84.95%)。根据NIHCPSI前列腺炎症状评判标准,1 071例具有前列腺炎样症状,我国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发生率为8.4%,稍低于Nickel等 对2 987例加拿大社区男性进行NIHSPSI评分确定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的9.7%。我国前列腺炎样症状多以轻、中度(47.8%、48.4%)为主。研究结果发现,4.5%曾被诊断患有慢性前列腺炎,与Moon等 对20~48岁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的约有5%曾被诊断患有慢性前列腺炎者接近。
调查中发现年龄在31~40岁患前列腺炎样症状的人比例最高(12.0%),年龄大于30岁者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11.2%)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0岁者(5.3%)。提示年龄是影响前列腺炎样症状患病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升高,结果与Mehik等 报道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
调查中对前列腺炎样症状与吸烟及饮酒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经常吸烟的6 825例调查者中有734(10.8%)例患有前列腺炎样症状,而不吸烟的5 918例调查者中有337(5.7%)例患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经常饮酒的7 082例调查者中有679(9.6%)例患有前列腺炎样症状,而不饮酒的5 661例调查者中有392(6.9%)例患有前列腺炎样症状。可见前列腺炎样症状与吸烟及饮酒习惯均有关系。Nickel、Parsons等 研究也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刺激性食物、饮酒、吸烟等有关。Milton等 通过限制饮食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来改善前列腺炎样症状,共治疗12周,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调查对象中目前有无其他性伴侣的情况进行分析,还发现有其他性伴侣者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为26.7%(281/1169),明显高于人群发生率8.4%。提示性活动频繁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Mehik等 研究显示性活动过度频繁会增加前列腺炎发病,他们发现离婚及单身男性的发病率低于已婚者。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发生同年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性伴侣情况、文化程度、民族、情绪等因素有相关性。提示要进一步研究病因及发病机制,同时加强科普教育,减少易感因素的暴露,有利于预防和降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
2、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目前,前列腺炎的诊断推荐NIH分型诊断,病史、体检(如直肠指检)和尿检(尿常规和培养)被认为是任何初次发病患者首先必须进行的基本检查。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疼痛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在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中,当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时有诊断意义,是区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前列腺炎的标准 。有人对1 4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与临床症状无平行关系,可见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数量与临床症状不一致。由此提示,临床不能通过前列腺按摩液情况来衡量治疗效果 。
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其他相关检查,推荐应用NIHCPSI进行症状评分、“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等 。若患者以排尿症状为主时,推荐尿流率和剩余尿测定。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尿动力学、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前列腺按摩液培养为推荐使用项目,认为病原体为致病因素。在前列腺炎培养液中,目前公认的病原体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属等,可能的病原体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真菌也可以是病原体;而目前难以培养的病原体如病毒、结核杆菌、细胞壁缺陷的微生物是否为病原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推测为慢性前列腺炎且既往没有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中,有8%以上患者前列腺按摩液培养为阳性,但是在无症状的男性中,其培养阳性率类似 。认为前列腺按摩液培养对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没有诊断价值。一组对10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68名健康者的对照研究还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中段尿培养、EPS/按摩后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6%、39.7%和35.6%、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病原微生物种类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推测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生现象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