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绿色减肥疗法――穴位埋线减肥法
当今社会,减肥瘦身是许多爱美人士生活的关键词。各种减肥机构层出不穷,各种减肥药品应接不暇,各种减肥方式更让人不知所措。当你苦于不知道选择何种减肥方式时,可以尝试一下中医绿色减肥疗法――穴位埋线减肥法。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想要唯美曲线可又懒得健身运动,面临美食又不由得被诱惑。更严重的是,肥胖不仅影响体形、美观,肥胖更增加了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孕症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削弱机体抵抗力,增加病死率。于是乎,中医埋线减肥越来越受到都市白领的青睐。
【什么是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和现代生物全息论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经过多种因素持续刺激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祖国传统针灸的延伸。
【详解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针灸的改良与延伸,但其作用的持续性则非针灸所能比拟。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多肽、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 20 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易复发等缺点。
一般说来,由于羊肠线刺激平和,对大脑皮层中急性疾病较强的病理信息干扰和抑制力量不足,因而不能迅速产生作用,但对慢性疾病却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利用这一特性,把羊肠线埋入穴位,能较长时间刺激穴位使之持续发挥效应,从而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植物神经系统,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泌,控制热量摄入,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脂肪蓄积,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的动员与分解,使代谢达到新的平衡,达到减肥的目的。这可能与穴位埋线能够激活饱中枢,使饱中枢兴奋水平升高,抑制了饥饿中枢活动的作用,调节摄食中枢异常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并使之趋于正常,纠正了 LR 和 IR。
针刺疗法对于许多工作忙碌的人及怕针刺的人很难坚持配合,常常半途放弃治疗,穴位埋线治疗因其只需 2 周治疗 1 次,节省时间而且每次治疗的针数少,痛苦少,因此患者的接受度高,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穴位埋线作为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除了利用腧穴的功能外,还有其本身的优势。首先,埋线方法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初期刺激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部分,后期刺激弱,又可以弥补脏腑阴阳之不足。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其次,埋线疗法利用其特殊的针具与所埋之羊肠线,产生了较一般针刺方法更为强烈的针刺效应,有“制其神,令其易行”和“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并且在穴位埋线减肥的过程中,常意外得到一些连锁效应,穴位埋线减肥的同时可以改善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综上述,穴位埋线减肥具有如下优势和作用:
(1)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改善,认为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血浆脂质代谢紊乱,良性调节血脂水平;
(2)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3)能够激活饱中枢,使饱中枢兴奋水平升高,抑制了饥饿中枢活动的作用,调节摄食中枢异常的 NE、DA、5-HT、5-HIAA 含量,并使之趋于正常,纠正LR 和 IR;这可能是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效果好且不反弹的原因之一。
(4)增强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脂肪分解,氧化消耗多余的脂肪;
(5)使患者饥饿感下降,减低饮食及延缓餐后胃的排空时间;
(6)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平衡而达到减肥目的;
(7)改善机体体重失衡状况,降低体重,缩小腰围,重塑体形;调节异常的脾胃功能。
【穴位埋线后体重下降趋势】
穴位埋线初期体重下降明显,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却有轻微平台期,随后体重又继续下降,经历了一个阶梯状下降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为埋线减肥对机体体重失衡状态的调节,这种调节有赖于机体内新的平衡状态的建立。体内存在着一个维持体重相对稳定的调节系统,调节能量代谢的平衡,从而使体重保持在一定水平。有研究认为:体重调节点的高低,是决定肥胖与否的主要因素,即肥胖可能是由于其体重调节点过高所致。埋线的初期可能因为肥胖患者体重调节点过高,失衡明显,埋线治疗易于发挥作用,体重下降后,机体需要建立新的调节点,此时体重的下降处于相对平台期,之后再下降,患者的体重类似阶梯状下降。可能反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
1、研究证明体重指数(BMI)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报道表明体重每减4.skg,收缩压下降1.33kPa,舒张压下降0.67kPa。肥胖与内分泌的关系极为复杂,一些内分泌疾病可以引起肥胖,单纯性肥胖又可引起内分泌改变,这些内分泌变化继发于身体超重,一旦体重减轻并恢复正常范围,这些内分泌改变都可恢复正常。
2、研究表明:肥胖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巨噬细胞功能比正常人低20%,T细胞功能比正常人低50%。BMI与死亡率关系极为密切,当BMI<20和>25时死亡率相对增加,BMI在20一25之间的死亡率最小。BMI>25者,特别是BMI>3O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胆囊疾患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
【总结――穴位埋线为何可以减肥】
穴位埋线减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达到减肥目的:
1、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抑制患者亢进的食欲。
2、抑制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延缓胃排空时间,减少能量摄入。
3、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增加能量消耗,抑制副交感神经的活性,促进体内脂肪分解。
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证实,穴位埋线治疗可有效地减轻肥胖症患者的肥胖程度,减轻肥胖相关症状,而且能够改变患者体脂代谢状态及在体内的分布,穴位埋线减肥不单纯减重,更能减脂。同时,有研究发现埋线减肥对于皮肤松弛、皱褶等情况可起到收紧皮肤的作用,降低腰臀比值,对于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等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埋线减肥的适合人群】
1、一般是软脂肪块的人士。
相对于硬脂肪块来说,穴位埋线减肥更适合削减软脂肪块。脂肪的软硬,我们用手一摸便可知道。
2、全身肥胖及大腿、腹部、臀部、部分肥胖者。
因为腹部、臀部是脾脏的必经之地,对于这我们可以选择中医减肥方法,对腹部臀部的瘦身有更明显的效果!
3、单纯性肥胖者。
肥胖有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之分。单纯性肥胖是纯粹摄入过多代谢而引发的肥壮,是能够穴位埋线减肥的。继发性肥壮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肥壮,经过单纯的针灸瘦身是无效或是短效的。
4、产后肥胖的女性
【治疗方法】
1、先辨证与辨体质
埋线治疗肥胖是非常有技术含量,并且是个体化的治疗。医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及望闻问切综合判断患者体质类型,进行辨证分型,一般分为5型:①脾虚湿阻型;②胃热湿阻型;③肝郁气滞型;④脾肾两虚型;⑤阴虚内热型;根据体质的不同,选择埋线的穴位也不同。
2、埋线前记入患者的体重和腰围
3、埋线时谨记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将一小段可吸收的羊肠线通过一次性注射针头埋入穴位,主要刺激10―12个穴位,包括中脘、下腕、气海、关元、天枢、大横、带脉、滑肉门、外陵、水道等为主穴。 根据辨证分型,搭配相应的辅穴。
4、埋入的羊肠线一般10-14天会完全吸收,所以可隔2个星期埋线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穴位埋线减肥的优点】
穴位埋线减肥简便、安全、可靠、无痛苦。
1、穴位埋线减肥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弹率极低。埋线减肥的同时能兼治伴随肥胖出现的一些疾病,如痤疮、疲劳综合症、便秘、月经失调(月经周期过长、月经量过少或闭经)、性功能减退(女性性冷淡、男性阳痿、早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
2、传统针灸需要每天“针”一次,而对于现在上班一族由于工作、生活诸多的原因一般难以坚持疗程,而埋线减肥,埋一次线,疗效可持续7~10天,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提高了疗程效果,免除了肥胖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是繁忙现代人首选的减肥法。
【特别提醒】
选择埋线减肥的人,都或多或少期望治疗能取代运动和节食,最好能像平时一样该吃就吃。专家表示,要想减肥,减肥四部曲:节制饮食、增加运动、配合治疗、坚持不懈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在合理的饮食结构下,一定要配合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好的瘦身效果。
【埋线后注意事项】
1、埋线后的1~3天埋线部位可能会出现黄豆大小硬结,属正常现象,一般会在7-10天左右消失。
2、埋线后的1~7天,若有酸痛的情形,此为羊肠线刺激穴位的正常现象很快就能缓解。
3、埋线部位瘀青几天后就自行吸收,可适当热敷加速其消退。
4、穴位埋线特殊情况会出现过敏现象,表现为埋线1-2周后穴位出现硬结,伴有红肿热痛等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5、在选择埋线治疗后1周应尽量减少海鲜等高蛋白饮食,防止埋线后过敏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