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刚,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关节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
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工作组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亚洲人工关节学会财长,华裔骨科协会理事,亚太人工关节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
外科杂志》及《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国矫形
外科杂志》、 《中华关节
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
外科》、《临床骨科杂志》以及《山东医药》编委。是骨科经典巨著《坎贝尔手术学》的副主译,主编(译)或副主(译)专著参加编写专著8部,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采用旋转铰链
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畸形
膝关节”一文在全国首届归国人员论坛上获三等奖。
长期致力于人工关节方面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曾在德国的Diakonie Krankenhaus、德国汉堡Endo Klinik进修了人工关节翻修、人工关节感染的处理及旋转绞链
膝关节置换技术。在美国骨科排名前三名(也是人工关节排名前三名)的三所医院DD梅奥医院(Mayo Clinic)、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 )和纽约特种
外科医院(HSS )系统全面地进修了人工关节相关理论及最新手术技术。还到了目前全美个人关节手术量最大的Hackensack大学医学中心Hartzband医生手术技术的亲传。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接受了小切口最高层次微创手术QS MIS
膝关节置换及OCM MIS髋关节置换的培训,还在打压植骨技术发源地荷兰的Nijmegen Radboud大学强化了打压植骨翻修技术。
对人工髋、
膝关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处理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致力于一线临床工作,对人工关节方面的最新进展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将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应用于临床中,服务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数量居于国内前列,院内首位。真心对待患者,热心为患者服务,得到最广大患者的认可。
对人工髋关节的翻修有着系统的研究和深厚的临床经验,辅助王岩主任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髋关节翻修的“打压植骨”技术,在有严重髋臼或股骨骨缺损的翻修病例中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国内倡导在严重翻修病例中使用生物臼翻修高难度手术、使用高耐磨性摩擦界面关节以及更应该使用大直径股骨头,提高了翻修后效果和使用年限,同时减少了翻修的术后并发症。有关改进具有严重骨缺损翻修病例效果的研究获得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在王岩主任指导下,还擅长处理其他医院不愿接受的人工关节置换的疑难病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
膝关节骨性强直、人工髋
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等。在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高位髋关节脱位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在使患者术后达到正常走路的前提下,能在绝大多数Crowe IV型高脱先髋患者中使用陶瓷对陶瓷28mm直径股骨头,延长了假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术后脱位率。这项技术在2012年美国第14届关节界面国际研讨会上做为唯一发言的中国人做了专题报告。使用SROM假体治疗高脱位积累了丰富经验,曾代表中国在罗马专题会上进行了介绍。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发出了二期翻修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术中制作模具(国家专利),术中使用方便,两次手术之间患者痛苦少,在国内3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获得好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关节置换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被国内多数医院采纳。采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数量国内最多。具有预防感染功能的人工关节的研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200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
膝关节最高层次的微创关节置换QS 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胫骨结节截骨、股骨大粗隆延长截骨等技术,并在其他医院推广。
为延长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减少脱位的并发症,2006年开始在国内首先倡导使用大头人工关节,08年开始在国内首先倡导使用大头第四代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个人手术量现位居国内首位,现有1300例的临床经验。
在国内倡导使用低磨损旋转衬垫
膝关节置换和更耐磨的中交联衬垫高抛光胫骨托
膝关节置换,数量国内领先。
在国内还首先采用髁限制型假体进行
膝关节翻修手术和严重畸形
膝关节置换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还开展了肩、肘、踝及足趾关节置换。并作为国内第二个医生开展了反球肩关节置换,用于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翻修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