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是肾实质和肾盂的急性感染;女性发病率高,在儿童期、新婚期和妊娠期尤易发生。致病菌多从尿道进入,造成上行感染或可由血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滞留常导致继发性肾盂肾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病 理
肾肿胀及水肿,表面色泽暗淡,切面观肾皮质与髓质的界限不明,可见多数小脓灶;肾盂肾盏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溃疡。显微镜中可见白细胞浸润,伴有出血点,严重时,小管上皮坏死,肾小球则很少有变化。化脓灶愈合时,可形成微小的纤维化瘢痕,吸收后无损于肾功能。严重而广泛者,可使部分肾组织丧失功能。若致病菌及诱因未彻底去除,即可转变成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
发热
来势急剧,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伴有发冷、畏寒、筋骨酸痛、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热型类似败血症,持续1周后可以消退,2周后逐渐恢复。
腰痛
起病时常有肾实质水肿、肿胀压迫肾包膜所引起的一侧或二侧腰痛。肾区压痛、肋脊角叩痛均明显。
膀胱刺激症状。
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开始即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行性感染时常由高热开始,而尿路刺激症状有时不明显。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化验
尿液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和蛋白;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白细胞上升;
与下尿路感染鉴别:
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并有下腹部疼痛及耻骨上压痛,而很少有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治疗
全身治疗
卧床休息,输液,维持每日尿量达 1500ml以上,有利于炎性物质的排出。
抗菌药物治疗
3~5日为一疗程,治疗应维持足够的时间,当症状消退,尿液培养转阴后,应用一定时期的维持量以防止复发。
对症治疗
应用硷性药物降低酸性尿液对膀胱的刺激。可用泌尿灵以解除膀胱痉挛和刺激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