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简称脑立体定向术,是指利用空间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先求出脑内某一解剖结构或病变,即目标点在颅腔内的坐标,定出它的精确位置,再用立体定向仪,将立体定向术专用的特殊器械与装置导入颅内,使之达到目标点,对该结构或病变进行外科处理,以达到进行生理研究、诊断或治疗脑部疾病的目的。
神经外科医师在实行脑手术时,通常必须先切开脑皮层,才能发现其下方的病变,故常为可能造成严重的副创伤而困扰。如果病变很小,位置深在,手术直接寻找将十分困难;若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开颅手术则难以避免造成损害;如果探查的靶点为正常组织结构,则直视下更无法加以区别。所以立体定向手术的问世,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棘手问题。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定位精确和创伤性小,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包括: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和脑内各种占位性疾病。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是立体定向手术的最早尝试,可以说它伴随了立体定向手术发展的全过程;而将治疗脑内各种占位性病灶作为立体定向手术的重点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
目前对于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治疗范围包括:震颤麻痹、扭转痉挛、舞蹈病、手足徐动症、投掷综合症、癫痫及顽固性精神病和疼痛等。近10年来由于CT、MRI及PET等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核团毁损的定位由X线脑室造影间接测量核团的方式,发展为在CT、MRI层面上直接测量核团的方法,而该方法对核团靶点定位相当精确。
加之手术中利用正向微电极刺激定位后再行核团毁损技术;以及“细胞刀”的应用,致病灶毁损能精确局限到细胞水平上;更使功能性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有效率进一步提高。
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行脑瘤间质内放射性核素近距离照射治疗,目前已成为脑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手段;部分病例已可替代手术切除,如囊性颅咽管瘤。多数适用于脑内囊性病变,一般选用β射线类同位素如磷32或钇90作为囊性病变的照射源,由于其射线穿透距离短,对囊壁疗效好,而对周围正常脑组织损害小。
脑立体定向后,用铱后装Y射线治疗机,对脑深部实质性小肿瘤行瘤内照射治疗,效果良好。尽管CT、MRI能够发现脑内病变,但无法作出组织学诊断,而病理诊断对于决定病人的治疗方案有时则是十分必要的。据报道,立体定向手术活检的阳性率可达91%―――96%,其中约1/5的病人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
可见,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已成为确诊神经系统疾病,和确定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C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引流高血压脑内血肿的手术,可于局麻下进行,手术简便敏捷,病人痛苦小,对心、肺、肾等功能干扰少,是当今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的一种较好方法,特别适合老年、衰竭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此外,脑立体定向手术还可用于脑内异物取出、脑出寄生虫摘除、脑组织移植、脑深部小脓肿的抽取和引流、脑肿瘤瘤内化疗、射频治疗及结合内窥镜行脑室内肿瘤切除等。
随着放射影像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提高,脑内小病灶和重要功能区的病灶越来越多见,期待着神经外科医师通过立体定向手术诊治。如今,脑立体定向仪就像手术显微镜、超声外科吸引器和激光刀一样,成为神经外科的基本设备。除了立体定向技术,目前还没有其他技术能达到1mm以内的高精度定位。
立体定向手术可以解决不适合开颅手术的脑内小病灶、深部病灶、多发病灶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病灶。就病变部位而言,无论位于大脑、小脑还是脑干,立体定向手术并无限制。显见,对于高龄患者、体质虚弱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更有其创伤小的优点。脑立体定向术安全可靠,近年来其手术死亡率已降为0%―1%,致残率仅为1%―3%。
目前国外许多医院的立体定向手术已占神经外科手术的30%以上,不少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或研究所,专门从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疾病的研究。国际立体定向学会1961年成立,推动了国际立体定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内,立体定向手术正在逐步普及,有关该领域的专业杂志也相继出版,199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正式成立了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