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一些导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国内外对于颈椎病的病因、病理还有不同的认识,但很多因素对其发病是肯定的,例如头颈部外伤、劳损、落枕、风寒、感染、姿势不良和枕头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或者诱发颈椎病。这些因素有时可能很轻微,因而不易引起重视,久而久之,则可引致发病。
从临床和有关的研究资料看出,很多人虽然发病较晚,但早已存在着某些致病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发病而的数月或数年就已有了致病的病理基础,因而十分强调颈椎病的预防一要早,从青少年时期做起;二要持之以恒。
常见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1)做好劳动、运动、演出前的准备活动,防止颈椎和其它部位的损伤,如从事体育、武打等职业的人和上体育课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使关节、肌肉充分地舒展、协调,并使得人体的应激能力与之相适应,从而防止或减少运动中的损伤。
(2)从事会计、写作、编校、打字等工作的人,常常由于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关系或长期低头,使颈部的肌肉处于一种长期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于受到牵拉、劳损,而椎体前缘由于相互磨损而增生,因而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和学生首先要正确的坐位坐姿,一般应采取自然的端坐位,胸部保持正直,头部略微前倾,眼和桌面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
此外,桌椅的高度也会影响人体的姿势,如桌子过高或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使眼睛
和桌面的距离缩短,既易造成颈肩部肌肉的劳损,又易导致视力疲劳和近视眼;相反,如果桌子过低或椅子过高,则使人过于前倾前屈,更易导致颈项肌的劳损。除此之外,尚可采用抱颈后伸来锻炼颈肌,消除疲劳,防止劳损。即双手十指交叉,抱于颈后,在脖子用力向后伸展时,双手把颈向前对抗用力。这种锻炼简便有效,尤其适合在工作和阅读间歇中进行,每次5~10分钟。
另有一些职业,工作时处于一种站立位或半站立位,在工作时不仅要身体前屈,而且要脖子后仰,这种姿势最易造成腰骶肌和项背肌劳损,从而出现腰背部和脖子疼痛,对此主要靠采取全身性的锻炼,如打拳、做操等体育活动来增强肌力和体力,并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适应于这种特殊的体位相姿势。
(3)纠正不适的枕头和睡眠姿势 。什么样的枕头最理想呢?简单地说,就是符合人体颈椎生理结构的枕头最合适。我们知道颈椎由七块椎骨构成,期间有椎间盘,肌肉,韧带及小关节等相连,为了保持人体直立和行走时的平衡及缓冲行走,跳跃时的振荡,保护大脑。
人体颈椎并非是七块椎骨垂直叠加而成,而是一个较为圆滑,突向前方的弧形,弧形两端连线的中央与弧顶之间的距离约12毫米,这样一条光滑的弧形在医学上称为生理曲线,简称“颈曲”。枕头就是垫于脖子下面,衬托和维持颈曲,可见枕头应使其支点位于脖子后面正中为适,偏下的背部和偏上的后脑勺部位都是不合适的。
枕头的长度以超过自己的肩宽10~15厘米为适,高度以压缩后和自己的拳高相等或稍底为宜,和脖子后面相接触的支点部位最高,并要有一定的弹性,以衬托颈曲,而和后脑勺相接触部位要低一些,软一些,只起辅助作用。
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睡眠姿势合理与否,将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每个人从小形成的睡眠习惯。什么样的睡姿合理?只要不影响或加重心脏负担,不引起形体特别是头颈部和脊椎的变形,能使全身的肌肉充分放松,有利于休息的睡眠姿势都是合理的。一般来说以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的睡姿为好。
(4)防止颈部受风受寒,积极治疗颈部的外伤、感染、结核、淋巴结炎和椎间盘炎等疾病,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环节,如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僵硬,从而造成落枕、颈椎小关节紊乱和肌纤维织炎。又如某些颈部的外伤,特别是咳嗽、打喷嚏、突然回头和乘车时急刹车等造成的颈部扭闪伤,当时呈现症状轻微,但往往成为诱发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因而应当给以及时彻底的治疗。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不论中医或现代医学都认识到锻炼的巨大作用。实验证明,运动可以增强全身机能,能使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的强度增加,改善了骨关节、肌肉和韧带血液循环和代谢过程,从而延缓骨关节等组织的退行性变,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