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咨询最多的是“发热”,其中极大多数所谓的发热病人,他们的体温是完全正常的,而自己认为高了或感觉比以前高了,其实只是一个自觉症状,真正有无发热一定要客观上测量体温证实发热。另外,从咨询的对象看,大多数是年轻人或15~17岁的学生,多数在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其中有些人动辄就做什么CT等大型检查,还有些人天天挂水、吃药,除了西药还有中药等。 这里不得不要说,健康意识增强了,固然是好事,但无病小治、小病大治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无疑是浪费资源、也增加了家庭的不必要的支出,更重要的是不恰当的治疗反而会适得其反。
现在老百姓不是说看病贵、看病难吗,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一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就往医院跑,非要把钱送到医院去,笔者不是说有病不要看,而是说有病如何看?笔者在临床也经常遇到“发热”病人,有些父母带着孩子远道而来,看所谓的发热,其实,孩子能吃、能睡,什么多好好的,后经开导,当然也免不了几句“臭骂”后一家高高兴兴地走了。也有患者在基层医院被诊断为“败血症”,因为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体温不退转来住院,结果入院后停用所有抗生素包括可疑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了,几乎没用什么钱就平平安安回家了。笔者曾到外地一家较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会诊一位发热病人,由于病人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企业家,真正是“不差钱”,各种好药多上了,结果病情反而越来越重,并且出现少尿,肾功能的损害,当地医生认为该患者是严重感染,而且并发了感染性休克,之前也请过多次会诊,但没有一个敢说不是感染。笔者到病房看了病人后,发现病人颜面、颈部发红充血,虽然高热,但一般状况还不错,之前精神、胃口均不错,只是随着抗生素不断升级和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体温越来越高,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患者发热原因与用药有关,也就是说机体处于高度炎症反应状态,对各种抗生素存在高度的变态反应,并出现血管炎,血浆外渗、一过性低血压、肾前性少尿伴有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升高。后停用所有抗生素,并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球进行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治疗,病人很快就恢复了。
举了这么多的病例无非想说明,抗生素可以“治疗”发热,也可能会引起发热,我们把药物所引起发热称作为“药物热”,其实药物热只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药物性肝损害,严重的可引起肝衰竭而死亡,药物引起皮疹(即药疹),严重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大疱型表皮松解症。可以说药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可以累及全身各系统,其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不为患者所重视,重者危及生命。
由于在众多的咨询中,不乏有患者服用中药。中药是祖国医药,应当加以深入研究、开发、科学地应用于临床。但中药尤其是未经加工、处理、萃取的草药,其副作用要格外警惕。由于个体差异,对中药的耐受性不一,有些人长期服用也没有大碍,而有些人哪怕短时间服用也会出现某些不适症状。即使这样老百姓特别喜欢中药,而且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笔者给病人开处方时,也经常遇到病人问这样一句话:是中药还是西药?其实,古人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不管西药还是中药,首先,要掌握和了解药物的特性,其可能的副作用;其次,要掌握适应证,做到合理应用,包括剂量、疗程、药物间配伍等;第三,要掌握某些药物适用的年龄、不同的生理时期,例如有些药儿童不能用,有些药物在妇女妊娠期禁用等;最后,如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要从两个层面上讲,医生要不断看书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病人不要自作主张用药,尤其不要一有“发热”就急于吃药、挂水,更不要听信所谓的偏方、秘方。为加深对“发热”的印象,这里把有关发热的基本概念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健康成年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为:口腔温度为36.3~37.2℃,直肠内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低0.2~0.4℃。健康成人的体温在一昼夜间有轻微波动,凌晨2点至6点最低,午后1点至6点最高,但一日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儿童的体温较成年人略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即为发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