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是“脊柱外科妇女病”有点“言过其实”了,只是它常见于老年女性(绝经期妇女),它就是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
1、为什么骨质疏松易发生在绝经期妇女?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目前已经证实,雌激素在妇女骨骼的生长、发育中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骨骼中钙储入。雌激素的减少使储入能力低于流失速度,愈是接近绝经流失愈快,一旦绝经流失就更快。妇女骨骼中钙流失速度最快和最多的是绝经后的第1~7年,因此这个阶段妇女的补钙是关键时期。建议绝经妇女来医院行D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检查,来检测骨密度情况,及早预防。
2、骨质疏松常引起腰背酸痛、小腿抽筋、易发骨折。
骨质疏松常引起腰痛,通常是因小梁骨发生微骨折,当体位变动时肌肉及韧带牵拉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常常因为提重物或者摔倒引起,农村里很多身材矮小和驼背的老婆婆就是这种情况,只是已成为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3、如何治疗
传统的治疗手段就是卧床休息3-6个月,口服止痛药和钙剂等保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疼痛症状可得到缓解,但长期卧床又可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褥疮等并发症出现。对于这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止痛效果良好。
1984年法国放射医师Galibert首先用经皮椎体穿刺注入骨水泥(PMMA)治疗椎体血管瘤获得显著的止痛效果,从而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随后该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骨髓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由于其具有良好疗效和极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很快地获得包括放射科、骨科及神经外科等各个相关学科医师的认可,已成为上述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也具有和PvP相当的止痛效果。PKP的基本操作方法同PVP,只是在穿刺成功后需扩张穿刺通道,最终置人8 G工作套管,然后将专用球囊置人病变椎体内扩张恢复其一定高度并于椎体内形成一腔隙,再注入骨水泥,故PKP操作多需在全身麻醉下经两侧椎弓根穿刺。PKP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目前学者多推崇创伤更小的PV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