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色蔬菜保护第一道防线
人的肺有自净功能。
肺,像一棵倒长的树。支气管经肺门入肺,开始分支,一级级分下去,到终末细支气管,到像长在细树枝上的树叶的肺泡,约有24级分支。
空气进入鼻腔后,顺气道而行,通过多个弯曲处,再经过宽窄不一的气管,使外界的空气不断碰壁,接触到温暖湿润的黏膜而被加温、湿化。经过了弯弯曲曲的呼吸道,不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增加,而且其流速得到缓冲,微粒得到过滤、黏附或沉积,吸入肺泡的空气也就这样被净化了。
人呼吸道的表面被粘膜上皮细胞所覆盖。黏膜上皮层的杯细胞和黏膜下层的腺体可分泌一些黏液,这些黏液又黏又韧,可稠可稀,覆盖在呼吸道表面,保护了呼吸道的黏膜细胞。这些黏液还具有许多抗微生物成分,一些微生物在被黏液吸附的同时又在这些免疫物质的作用下失去活性。
黏液纤毛运输系统是呼吸道的“清道夫”,在纤毛有节奏地从里向外的运动中,沉积在呼吸道黏膜的微粒随着黏液一起被排出到喉部,较多的黏液堆积在一起,形成痰,再经喉部的咳嗽反射,咳出体外。
一般直径超过10微米以上的颗粒会被鼻子阻挡在外;而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颗粒一般也会被呼吸道的粘膜层赶出体外。
呼吸道粘膜层,非常娇嫩,极易受到伤害,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
维生素A最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就是维护上皮细胞健全和稳定细胞膜,研究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和老年人,大约70%血清中的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数值。
动物的肝、蛋黄、乳制品中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
植物性食物呢?
维生素A的前体是β-胡萝卜素,多存在于橙黄色植物中,如胡萝卜、红心甜薯、玉米、柿子等。另外,许多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甘蓝、韭菜、豌豆苗中也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
人体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入胡萝卜素后,在肝脏及肠黏膜中可转变为维生素A被人体利用。
2、补水提高肺的自净能力
中医学强调,“肺喜润而恶燥”,为何?
原因是,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构成了气的通路。肺泡展开的总面积约有70平方米,它通过呼吸,随时与大气接触并进行交换,把氧吸入血液、把二氧化碳呼出体外,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最大关口。
肺部的水分可以随着气的排出而散失。而干燥的空气更容易带走水分。若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变得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堵塞,就会影响第一道防线的屏障功能,甚至引起肺部和支气管的炎症,进而导致呼吸系统受损。
那怎么办?从内部调养,给它足够的水分。
主动补水,最好是白开水,研究证明,白开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作用,如,水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身体吸收,使人体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强等。
晨起补水,尤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都使不少水分流失,往往让人体处于脱水状态;秋冬,天气干燥,更需要主动补充水分。
饮水量因人因时而异,一般每天2000毫升为宜。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要忌冷饮,以水温热为宜。
3、蔬果有利对抗Pm2.5的伤害
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为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2.5微米以下颗粒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这些颗粒物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混着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菌、病毒,可直接侵入人体呼吸系统,直接黏附在呼吸道,到达并滞留于肺泡中达数周、数月或数年,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损伤,引起咳嗽、咽干咽痒等不适,引起鼻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它们还有可能经气血交换,进入循环系统,通往全身,引起全身病理效应。
如,细颗粒物可改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而自主神经主要调节机体的心率变异度(指心率节奏快慢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短期(1~2小时)暴露于污染颗粒物质,心率变异度表现为下降,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的加重,以及猝死等。
长期暴露呢?
细颗粒物表面吸附多种重金属,部分重金属与钙离子有类似的化学及生物特性,可以与其竞争位点而导致细胞内钙稳态失衡。而细胞内钙浓度过高,可抑制ATP(三磷酸腺苷,为体内的主要能量物质之一)的合成,促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自由基是带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为让自己的结构稳定,它会去争夺细胞组织的电子,这样可使细胞膜受损,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去活性,使脂质过氧化等等。
自由基若如此伤害血管内皮细胞,可增加高血压和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自由基若损害了DNA ,会导致细胞癌变。我国这些年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都与严重的大气污染有关,Pm2.5更是其中的罪魁祸首。据统计,肺癌患者的增长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但是最近几年,增长率最快的是3到50岁的人群。华东地区肺癌最小的患者仅8岁,她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马路边,由于长期吸入公路粉尘,引起恶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