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属于自身疫性甲状腺疾病。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及工作节奏加快[1]、食盐碘化使碘摄入量增加[2]等原因,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本病最终会发展成为甲减,抗体的持续增高也会导致妇女流产、不孕和癌变[3-4]。西医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吴敏教授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屡见奇效,现将吴敏教授诊治桥本病的辩治思路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病因病机
桥本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早期有20%的患者表现为甲减,5%表现为甲亢,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会多数病人会表现为加减。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瘿病”“水肿”的范畴。本病为免疫性疾病,吴敏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脾肾亏虚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以致脾伤气虚,脾胃运化失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眼睑及四肢浮肿、乏力、女性月经失调等,即西医的甲减表现。有些人因为工作紧张,情绪波动明显,表现为一过性的肝火旺盛,出现脾气急躁、烦热易汗出、眼球突出、手指颤抖等症状,即西医的甲亢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到病情中期,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则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结,滞于颈前则表现为甲状腺日益肿大。若患者迁延失治,病情日久,瘀而化热,耗伤阴津,以致气阴两虚;或病情日久,病邪使阳气受损,以致脾肾阳气俱虚。若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结节高低不平则易恶变为甲状腺癌。育龄期妇女,因脾肾亏虚以致冲任损伤,或痰瘀夹杂, 结于胞中, 阻碍摄精故不能成孕。已孕妇女则因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胞胎导致胎动不安、流产,或胎儿先天不足,产后体弱多病甚则患有先天疾病。因此吴敏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病因为脾肾亏虚,以致痰瘀互结。
2、治疗大法
目前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伴有有甲减,可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伴有甲亢则使用硫脲类或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较小无明显压迫症状则随诊观察暂不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结节有压迫症状而甲功正常者,用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此法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国外资料提示:甲状腺素抑制疗法能使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停药后结节会重新增大。同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导致心脏和骨骼的不良反应。免疫抑制剂常用生物制剂(白介素、干扰素、单抗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主要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等[5],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对于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效果不一,且价格较昂贵,临床使用受限。
传统中医治疗瘿病多采用含碘丰富的方药, 如海藻丸、昆布丸、海藻玉壶丹等治疗瘿瘤, 这与当时碘缺乏有关。我国自1996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盐碘化法规以后, 现在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 而且有的地方还存在碘过量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碘致甲状腺疾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 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对于甲状腺的健康都是不安全的。所以现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结节不可完全循古方。现代有用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和蜂毒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因该类中药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受到限制。
桥本甲状腺炎为免疫性疾病,中药治疗调节免疫功能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抗体滴度、使肿大的甲状腺及结节减轻或消失。吴敏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病机病症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治疗以健脾益肾、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为主,所使用的中药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经过长期临床总结拟芪贝消瘤方治疗本病。芪贝消瘤方由黄芪、当归、浙贝母、莪术、白芥子、山慈姑、玄参、知母组成。方中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共为君药;浙贝母、莪术化痰软坚,活血散瘀共为臣药;白芥子、山慈姑化痰消肿,软坚散结,增强化痰散瘀功效共为佐药;玄参、知母滋阴润燥,软坚散结,并防白芥子辛热过燥,防莪术破血伤阴,共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益肾、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之功效。根据本病的病情演变,气滞明显患者可加用柴胡、郁金、香附等舒肝理气之品;痰瘀明显者可加用僵蚕等加强化痰消瘀之功;瘀而化热者可加用丹参、丹皮、炒山栀等清热凉血化瘀之品;脾肾阳虚明显者可加用杜仲、川断、桑寄生等温补肾阳之品。
现代研究表明由黄芪[6]、当归有提高机体免疫、造血、抗肿瘤等作用;浙贝母、白芥子[7]均有消炎抗菌作用;莪术、山慈姑均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病毒作用;玄参[8]、知母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本病主要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致,吴教授所用中药现代研究表明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使中医辩证施治原则与现代医药研究相结合。
3、病案举例
王某,女,35岁, 2011年3月17日初诊。
初诊:患者产后一年,近期出现疲劳乏力,面色少华,怕冷,西医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经服用优甲乐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甲状腺Ⅱ°肿大,质韧。甲功: TSH 5.68nIu/mL,TGAb 993.9u/mL,TMAb > 1000.00u/mL。甲状腺B超:桥本甲状腺炎;左侧甲状腺大小:4.3cm×1.9cm×2.1cm,右侧甲状腺大小:4.5cm×2.0cm×1.5cm,峡部:0.6cm。刻下:患者乏力、记忆力减退、眼睑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弦。中医辩证当属脾肾阳虚、痰湿内蕴,予以芪贝消瘤方加减:炙黄芪30g,当归10g,僵蚕10g,蝉衣3g,白术10g,淮山药10g,首乌10g,仙灵脾10g,菟丝子10g,肉苁蓉10g,泽兰10g,泽泻10g,茯苓15g,大腹皮15g,28剂。
2诊:2011年9月28号,患者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停药一周,又感乏力,口渴、烦躁,遂来就诊,查甲功: TSH 4.35nIu/mL,TGAb 738.02u/mL,TMAb >1000.00u/mL。辩证脾肾阳虚、痰湿内蕴,兼有郁热,原方加黄连3g,栀子10g,以兼清郁热,防温补太过,连服28剂。
3诊:2011年10月28号,患者乏力减轻、眼睑浮肿症状消除,记忆力改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继予原方,28剂。
4诊:2012年3月14号,患者乏力、浮肿不显,记忆力明显改善。但平素易感冒查甲功: TGAb 281.21u/mL,TMAb 567.34u/mL。甲状腺B超:左侧甲状腺大小:4.5cm,×1.4cm×1.8cm,右侧甲状腺大小:4.6cm× 1.6cm×1.5cm,峡部:0.3cm。治疗以补益脾肾、益卫固表为主,予以炙黄芪10g,炒白术10g 防风10 白芥子10g,浙贝母10g,菟丝子10g,黄精10g,山萸肉10g,茯苓10g,黄芩10g,炒枣仁10g,连翘10g,苏叶梗各10g,荆芥10g,蝉衣3g,28剂。
该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目前患者甲状腺体积及峡部明显缩小,TSH恢复正常,TGAb、TMAb滴度明显降低,乏力、眼睑浮肿症状不显,记忆力明显改善。
体悟:本病患者为产后,结合患者几次就诊时症状及舌苔脉象,辩证当属脾肾亏虚。中医认为产后妇女耗伤精血,若调养失当,损伤患者脾肾,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患者气血更亏,不能濡养四肢百骸及大脑,则出现出现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肾虚以致开阖失调,水液布泄失常,可出现全身水肿症状。本病患者产下双胞胎,耗伤气血,且双胞胎使患者压力增大,以致脏腑功能失调,符合上述病情变化。吴敏教授抓住病机关键, 以健脾益肾之主法,并且随证加减,以芪贝消瘤方为主方,其中黄芪、当归等中药益气养血提高了患者自身免疫力,使患者甲状腺抗体指标滴度持续下降, 减轻了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白芥子等中药软坚散结,减轻患者甲状腺肿大的症状。
4、总结
吴敏教授认为桥本甲状腺炎发病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标,治疗以芪贝消瘤方健脾益肾、化痰消瘀、软坚散结,同时随着病情的演变及个体差异随证施治。吴教授也并不单纯拘泥于中药治疗。若本病甲亢或甲减明显者可配合西药治疗;若甲状腺结节有明显压迫症状、局部疼痛明显、结节呈进行性肿大者则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总之,对于本病应仔细审查病情,灵活辨证用药,选择恰当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