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足这个糖尿病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几乎占该科病人的1/4.虽然目前糖尿病足的方法比较多,预后较过去明显好转,但也不乏为此痛失双肢的病人专家呼吁,为了病人的健康,应加强糖尿病足防治的教育,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杜绝截肢。
72岁的赵阿姨,自诉身体很好,没什么病,20多天前发现小腿皮肤上莫名地起水泡,一开始没在意,紧接着脚开始肿起来,渐渐不能行走。她以为是风湿性关节炎,到医院风湿科就诊,医生发现,病人的水泡很快破溃,往皮肤深沉烂,最后烂成两个洞,考虑可能是血管外科病,建议换科室就诊。经检查发现赵阿姨空腹血糖高达17(正常5以下),以患有糖尿病。
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陆炯介绍,该病人是典型的糖尿病并发症,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已经患有糖尿病,以致于出现皮肤水泡、破溃,才被检查出来。治疗主要是应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以及负压吸引,把深部的脓液通过负压吸引出来,控制了溃疡发展,创面恢复也就较好。
该科收治的另一位78岁的老人,有糖尿病史10年,近两年开始感觉双脚发凉,手抹上去也是冰冷,即使大夏天,双脚也要捂热水袋。去年起,出现双腿疼痛,一开始还能走几百米,后来完全不能行走,以为是腰椎病,经过治疗,效果不显著。今年年初穿新鞋时,脚趾被挤破了,自己用药水擦了一下,但很长时间没有痊愈,反而症状加重,发展到整个双下肢皮肤发黑。经过血管造影发现,患者双下肢广发狭窄闭塞。因严重缺血,“不通则痛”,导致疼痛、皮肤发黑。医生们为老人进行血管内球囊扩张,很快血管疏通,老人双脚发凉的感觉也渐渐消失。
糖尿病病史10年左右,就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有的表现为双下肢神经系统麻木、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下肢怕冷、间歇性跛行,有的表现为皮肤水疱、感染等,这些症状其实已是糖尿病足的一种表现,此时一般介入治疗可控病情发展。据统计,目前约有50%的糖尿病人会不同程度地罹患糖尿病足病。虽然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患病人群中截肢的约40%是由于患糖尿病足部坏疽所致。
为了“第二心脏”的健康,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老年人首先要坚持每日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严格控制高血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少食高脂食物,严格控制高血脂;积极治疗高血压,使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老年人若有血管阻塞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科学治疗。此外,老年人要警惕足部真菌感染,如脚气、灰指甲、鸡眼、老茧、瘊子等,如处理不当都会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生。
陆主任指出,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足部卫生和保暖,经常自查足部,若发生有水疱、皮裂、磨伤、胼胝、足癣、甲沟炎等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和感染,不要随意自行处理,以免形成溃疡或坏疽。要做好足部保护,要穿舒适的鞋子和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要将趾甲剪平,并把边缘修光滑,要防蚊虫叮咬,不要剪破硬茧或鸡眼。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脚,以免烫伤。独居老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暖脚。老年人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足部全面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知”足“常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