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特别容易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如果结石阻塞胆道、妨碍胆汁的排泄,就会引起黄疸,时间长了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结石很容易合并感染,发生时表现为上腹绞痛、发热和黄疸,严重的可发生休克,此时病死率很高。另外,胆总管结石引致的胆道阻塞及炎症可以引起胆源性胰腺炎,如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部分可表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胆总管结石,不管其有否临床症状,均必须予以积极治疗。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关键是清除胆管内的结石、解除阻塞。由于胆管内的结石很难溶解,目前很难通过服药来达到清除结石的目的。长期以来,外科开腹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惟一有效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部分还需于术后放置“T”形引流管引流一段时间。自从消化内镜发明以后,人们逐步探索出一套不需要进行外科开腹手术就能取出胆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这就是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
进行内镜下胆总管结石所用的是一种称为十二指肠镜的纤维或电子内镜,可以很容易地从口经过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段,那里的壁上有一个称为十二指肠乳头的隆起部分,这就是胆总管的出口处。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后,从内镜的内通道引入一根特别的塑料导管,通过十二指乳头插到胆总管内,然后通过导管把造影剂注入胆总管内,在X线透视下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胆管内结石的位置、数目、大小。看清楚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取石术了。十二指肠乳头内有一组称为括约肌的平滑肌,该括约肌是用来控制胆管内胆汁的分泌的,但括约肌使胆总管的开口很小,取石前必须先将它切开。原先插在胆总管内的那根特别的塑料导管内有一根细如头发的金属丝,通过手柄可以拉紧金属丝而使前端露出塑料导管外的金属丝呈弓弦状,通上高频电流后,拉紧的金属丝便成为一把电切刀。将这把电切刀放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适当位置上,慢慢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于胆总管末端就露出一个较大的开口。由于高频电流能凝固所接触的组织,故切开时一般不会引起出血。这时把导管取出,换上取石网篮或气囊,插进胆总管内,就可以顺利地把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如果结石太大,可以先用碎石器在胆总管内把结石进行机械绞碎,然后再行取石。一般从胆总管取出的胆结石并没有被直接取出体外,而是被放置于十二指肠内,让其经肠道后从肛门自然排出。从插入内镜至取石成功,一般在十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具有不需麻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安全性好、费用低等优点。对于那些高龄、体弱而对外科手术耐受性差,或曾经作过胆囊切除术的胆总管残留结石或复发性结石的患者更为适合。随着内镜下取石器械越来越精巧、医师在内镜下取石术的操作技巧越来越高超,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而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这正是现代医学发展给患者带来的福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