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治疗的难点就在于疾病的反复发作,需要反复的治疗。我们科的老主任将慢性骨髓炎定义为“需终身治疗的疾病”。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系统性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术前基础疾病控制、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
1、术前基础疾病的控制。
前面介绍过,慢性骨髓炎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在长期的病程折磨下,往往身体状态、营养状况都不佳,最常体现在血红蛋白降低(贫血)、白蛋白降低等,在手术前都要尽量调整到近似正常的状态。尤其是患有结核疾病的患者,需尽快将营养指标补充起来。有些患者有基础疾病,最常见的糖尿病,血糖过高,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需要在术前调整到8mmol/L。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将肾功能调节至正常,如果无法快速调整可以在围收缩期行血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需在手术前排除手术的禁忌症。
2、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慢性骨髓炎最关键的治疗。骨髓炎的感染病灶清除术(如图),通俗的说就是将病灶内坏死的骨头及失去活性的组织彻底清除,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如果病情严重,骨坏死范围过大,就会出现清除死骨后的骨不连。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外固定架来支撑患肢。外固定架(如图)对患者而言是极为不方便的一种固定方式,但是对治疗而言是避免术后感染最好的方式。术中坏死骨清除后导致的骨不连需要行二次植骨治疗(如图)。植骨治疗包括自体骨、异体骨的移植。鉴于骨髓炎为感染性疾病,我们尽量选取排异性小,骨生长能力强的自体骨移植。如骨缺损较多,则需要行骨搬移治疗。
上述的两种手术是骨髓炎手术的基本步骤。但是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存在个体化差异。尤其是植骨,是否需要植骨,以及什么时候植骨,使用何种固定方式,这都要视具体情况来定。所以治病还是要看医生,查百度只会为您带来困惑。
3、抗生素治疗。
手术之后,需要给予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根据术前和术中的坏死组织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来确定,简言之就是使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国外要求抗生素治疗6周。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化为五周。这期间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样要进行补充。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不可能用一篇科普文章来说清。骨髓炎的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来了解疾病,做好治疗的充分准备,但是切忌通过科普文章来为自己瞧病。如果患有骨髓炎或怀疑自己有骨髓炎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规范化的治疗可以为您减少病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