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粘膜病的首位。复发性口腔溃疡轻型最为常见,占80%左右,其形态表现为“红、黄、凹、痛”的特点。红:溃疡的周缘有1 mm左右的充血红晕带;黄:溃疡的表面覆盖有浅黄色的假膜;凹:溃疡的中央凹陷,基底不硬;痛:有明显的灼痛感。相当于中医的“口疮”,属于中医文献“口破”、“口疡”等范畴。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
(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
(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
(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
(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2、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屏障功能。
屏障功能包括物理化学屏障,粘膜表面和粘膜内的特异性、非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屏障。
(1)、唾液屏障:具有机械冲洗作用,排除有毒物质,阻断微生物的粘附。如粘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均具有不同类型的功能。
(2)、上皮屏障:完整的上皮具有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能够阻止义务、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膜被颗粒形成上皮内屏障,基底膜复合物形成了有选择通透性的大分子物质滤过性屏障。
(3)、免疫细胞屏障:包括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郎格罕氏细胞等,发挥细胞免疫的功能。
(4)、免疫球蛋白屏障:又称体液免疫屏障,SIgA是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消化水解酶的蛋白降解作用。
3、复发性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全身治本,减少溃疡复发,延长间歇期;局部治标,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溃疡期;注意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治疗全身疾病。
免疫增强剂:多抗甲素 转移因子 胸腺肽肠溶片。
免疫抑制剂: 泼尼松 火把花根片 雷公藤多苷片。
沙立度胺(反应停)。
内分泌药物: 尼尔雌醇。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VitBC、叶酸、烟酸 施尔康 善存。
局部制剂。
一般原则为消炎、止痛、防腐、促进愈合四个方面:
消炎:消除溃疡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强的松、双氯芬酸钠等。
止痛:消除疼痛的感觉,可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0.5%达克罗宁等。
防腐: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一些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菌素等。
促进愈合:促进上皮的生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如贝复济、金因肽等。
治疗方法上,要求局部治疗结合全身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
祖国医学称为“口疳”、“口糜”、“口疮”等的征象与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表现近似。
《内经》称“诸痛溃疮,皆属于心”。《外台秘要》说“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圣济总录》载“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胃气弱,谷气小,虚阴上发而为口疮”,认为口疮与风火燥邪以及内伤七情,过食辛辣等因素有关。证属阴虚火旺,脾虚湿困,脾胃实热,肺胃热壅,气血两亏等。治疗以滋阴清火,健脾利湿,清热凉血,清胃肃肺,气血双补为原则。需内治外敷结合,全身局部并举。
4、疗效性观测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溃疡大小、数目、渗出、水肿、充血、疼痛、烧灼感、口干。
次要疗效指标:大便、小便、舌象、脉象。
5、评估标准(有效性和安全性)。
(1)、有效性:
研究对治疗前后患者证候及症状、局部病损和全身症状不同程度变化,对疼痛程度、溃疡大小、充血水肿、愈合情况及其它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评价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证候积分≥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证候积分≤30%。
(3)、病损疗效判定标准:局部病损评定标准以溃疡愈合程度及疼痛灼热程度为准。
临床痊愈:用药5天后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消失,溃疡病损全部愈合,主要指标积分为0或1。
显效:用药5天后症状消失,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溃疡愈合达2/3或溃疡变浅缩小,主要指标积分为1,两项为2。
有效:用药5天后症状消失,体征均有好转,溃疡愈合达1/3或溃疡变浅缩小,主要指标积分为2,两项为3。
无效:用药5天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溃疡基本无变化,主要指标积分为3或4。
(4)、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有自限性,能自行愈合。因此,控制复发对治疗本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