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健康,一半靠医院,一半靠自己,不靠医院不行,光靠医院也不行。因为医院主要是治病防病,维护人民健康的专业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患病人群;其次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体检。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专业服务机构,享受其服务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群是患病人群。医院的实质就是临床医学的实施机构,她是对疾病人群的疾病现状采取医学干预措施的过程。她是职业医师主要通过运用临床医学知识、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减轻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其最终目标在于救死扶伤、减轻病痛,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有资料表明,整个人类当中健康人群占十分之一,亚健康人群占百分之六十五,疾病人群占到四分之一。靠医院主要有四项:一是体检,有病争取早期发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更应如此。医院体检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健康人群,通过体检消除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使其更加健康并远离疾病;其次,对于亚健康状态人群,所谓亚健康状态即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体质与心里失衡状态。对于此类人群,通过定期对其进行健康及疾病发生危险性评估、健康改善指导等服务,从而达到减缓或减少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健康的目的。再者,对于疾病人群,通过有效的定期体检,可以消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害因素,减少或避免这些健康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延缓或降低疾病的发展进程,为医院的治疗争取了时间,从而达到了维护健康的目的。
2002年我国开展的第4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居民近年来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患病人数约为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糖尿病从1997年的0.67%患病率,到2003年升高到3.6%。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低于3%的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迅速跨入患病率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糖尿病国家。
但是,现在体检机构多、项目杂,如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体检项目呢?我看体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第二,肝、胆、胰、脾B超及胸透和泌尿生殖系统B超。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第三,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第四,血、尿、便三大常规,生化检验,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乙肝五项的化验检查。此外,还有肿瘤三项(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检查,及前列腺癌、宫颈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等。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查血糖和血脂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第五,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第六,胃肠镜检查。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把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第七,妇科检查或前列腺检查。老年女性即使已经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总之,当老年人为自己定体检清单时,最好先将身体的不适情况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补充检查项目,体检结果出来后一定要请医生看,必要时多科会诊,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二是急诊靠医院,病危抢救时早半小时晚半小时大不一样;如煤气中毒、急性心机梗塞、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
三是手术靠医院,有的病不动手术不能解决问题,如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如果不去医院手术,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是吃药靠医院,没有特效药吃些稳定和缓和病情的药也行,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在人们没有感受到疾病的痛苦,身体处于相对健康状态时,为保障健康而进行的支出,而在发生疾病后为了解除病情,恢复健康而进行健康消费要靠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