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une-Albright综合症(McCune-Albright syndrome, MAS)最早定义为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皮肤咖啡牛奶斑和性早熟三联症。属罕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100000至1/1000000。后来认为其他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肾性磷酸盐过度丢失伴或不伴有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和Cushing综合症可能与原来的MAS有关。
所以,广义的MAS定义为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至少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功能亢进性疾病和/或皮肤牛奶咖啡斑,还可能有多种组合的临床表现。MAS有时可伴发脊柱侧凸并且可能是进展性脊柱侧凸。现将McCune-Albright综合症合并脊柱侧凸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的病因学
Bianco等首先报道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FD)是源于骨髓基质细胞分化障碍的疾病。一部分骨髓基质细胞为多潜能干细胞可能分化为成骨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骨髓脂肪细胞等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分化障碍的分子学机制为GNAS基因的激活突变。GNAS编码信号G蛋白的α亚基,Gsα。Gsα在细胞信号通路中发挥主要作用,其增加cAMP生成,激活突变引发配基依赖的cAMP/蛋白激酶信号传导。
cAMP参与多种细胞表面受体信号传导,包括甲状旁腺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和促甲状腺素生成激素等。最近发现,在Q227位点的突变也与FD有关。如果骨髓基质细胞出现Gsα缺陷,这些细胞在甲状旁腺素的调节下出现骨的纤维结构不良或类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的骨骼表现。
皮肤的牛奶咖啡斑可能源于皮肤内黑色素细胞的促黑素激素调节障碍,性早熟来源于卵巢促卵泡生成激素信号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来源于甲状腺的促甲状腺生成激素信号障碍等等。与脊柱侧凸最常并发的内分泌疾病是肾性磷酸盐过度丢失,这提示骨软化后骨的可塑性增加是脊柱侧凸发生的机制之一。这种疾病缺少后代遗传的特征,目前一致认为是杂合后突变,是体细胞散发突变结果。
二、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并脊柱侧凸的自然史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并发脊柱侧凸的自然史的报道并不多。可能是其发病率较低的缘故。 纤维结构不良累及骨骼时出现较早,90%的全身骨骼病变通常于15岁左右出现。Hart等发现颅面部纤维结构不良出现最早,90%的病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3.4岁。四肢骨骼纤维结构不良病变,90%出现于13.7岁,而在中轴骨骼,90%的病变出现于15.5岁。在一项对172例纤维结构不良伴病理性骨折的病人研究中,年龄6-53岁,骨折的最高峰年龄在5-10岁之间,然后在青少年时降低(10-15岁),成年后骨折机率进一步下降。
纤维结构不良性脊柱侧凸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病人骨质本身薄弱而产生畸形,脊柱侧凸是否在青少年期进展迅速或持续至成年期还不清楚。因为已经确认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脊柱侧凸的病人在儿童期后和生长板闭合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所以怀疑脊柱侧凸将继续进展至成年期。Guille和Bowen[20]报道3例病人患有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伴脊柱侧凸。1例为7岁男性,诊断为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12.8岁时,T4-T9右胸弯,Cobb角25°,T12-L3胸腰部后凸15°。4年后,右胸弯(T2-T9)进展为80°,左胸腰弯(T10-L4)进展为73°。
另一例病人为5岁男孩,其有多次下肢病理性骨折和截骨矫形病史。病人在6个月内脊柱侧凸发病、进展迅速。发病时身高矮于同龄人。第3例病人为10岁女孩,诊断为McCune-Albright 综合症。13岁时,胸腰弯为40度(T3-L3)。15岁时,Cobb角无明显改变。但出现L1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伴轻度后凸。腰椎旋转严重。21岁时,肋弓下沉压迫于左侧髂骨上缘。牵引治疗后无效。此3例患者均表明脊柱侧凸随时间进展。Mancini等报道24例MAS病人。其中2例病人有长期随访,诊断为MAS时分别为10岁和4岁。此2例病人脊柱侧凸最大的Cobb角为T4-T10 55°/T11-L5 80° 和T4-T10 100°/T11-L5 100°。
在其骨骼生长和生长停滞后无呈进展趋势。Collins对104例FD病人进行研究。随访时间为1-25年,平均6年。81%的病人为MAS。FD累及脊柱为63%,40%的病人出现脊柱侧凸。如果脊柱侧凸未经治疗,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或死亡。在此研究中,内固定后脊柱稳定维持达26年之多。纤维结构不良病灶恶变可能与MAS有关。其发生率在诊断为纤维结构不良和MAS患者中少于1%。
三、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合并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
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率并未十分清楚,但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良性骨骼疾患的5%,单骨性纤维结构不良大约是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的8~10倍。骨骼疾患与骨外疾病可能有多种组合的临床表现,如纤维结构不良合并皮肤病变而没有内分泌功能紊乱、纤维结构不良合并内分泌功能紊乱而没有皮肤病变、典型的皮肤病变与内分泌功能障碍但不伴有纤维结构不良。
在Leet等应用全身骨扫描对62例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中发现63%的病人椎体出现纤维结构不良,其中,40~52%病人发现脊柱侧凸。累及的椎体和脊柱侧凸发生的节段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纤维结构不良可能是脊柱侧凸的致病因素。性早熟与脊柱侧凸有显著相关性。因为性早熟能够加速生长,这可能导致脊柱侧凸。
Harris等研究报道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的病人,颈、腰椎受累的发生率分别为7%和14%。Mancini等报道56例纤维结构不良累及脊柱的病人,24例诊断为McCune-Albright 综合症,其中,42%的病人合并脊柱侧凸。6例脊柱受累,5例病灶位于侧凸节段的椎体内。Collins对104例FD病人进行研究。81%的病人为MAS,40%的病人合并脊柱侧凸。
四、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合并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即可以诊断MAS合并脊柱侧凸。基因学的诊断主要是检测GNAS的突变。检测其突变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临床评估包括步态、肢体和脊柱的检查。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X光片或全身骨扫描均可以诊断或早期发现脊柱侧凸。
如果ECT显示有脊柱侧凸,那么应该完整评估脊柱侧凸,除了X光片以外,CT和MRI可能更好的明确侧凸的严重程度和椎管累及的大小。皮肤的检查也非常重要,是诊断McCune-Albright 综合症有利依据。骨扫描可以对全身累及骨骼进行评分,有助于预测患者将来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可以在专科门诊进行详细的评估、诊断与治疗。
五、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
McCune-Albright 综合症伴脊柱侧凸病人的治疗包括明确的诊断和严密的随访观察。支具治疗有无效果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可能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Leet等研究结果显示对严重的脊柱侧凸进行后路脊柱融合术,在22年随访过程中,没有固定丢失和骨不连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期诊断的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脊柱侧凸的病人,需要监测至成年期,避免脊柱侧凸过度进展。Guille和Bowen报道3例病人患有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伴脊柱侧凸,两例进行后路融合术。其中一例行后路关节突截骨、脊柱后份去除皮质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石膏固定。5年时随访时,脊柱坚强融合。
另一例5岁男性病人在6个月内脊柱侧凸进展迅速(T5-T12右胸弯45°,T12-L5腰左弯49°),行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后脊柱原位融合佳,无骨吸收和假关节形成。 Janus等报道1例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伴脊柱侧凸的病人行后路融合术,效果良好。在Leet等的研究中4例病人进行后路脊柱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无固定丢失和假关节发生。平均随访12年(4-23年),没有出现脊柱侧凸的进展。Mancini等报道11例脊柱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脊柱侧凸病人中,1例行后路脊柱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3年随访结果良好。10例未治疗的MAS伴脊柱侧凸病人畸形改变微小。Collins对104例FD病人进行研究。随访时间为1-25年。认为伴有FD的脊柱侧凸在生长停止后仍会进展。
脊柱内固定对于脊柱长期稳定可能是十分必要的。除手术外,目前治疗FD唯一有效的是二膦酸盐。尽管FD是成骨细胞疾病,但二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其应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病灶的扩展可能源于破骨细胞对附近正常骨的吸收,二膦酸盐抑制其吸收,从而阻止病灶的扩展。其二,FD是一种“高代谢”性骨病,有时出现明显的骨代谢产物的增高,偶而在病灶区域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增加,可能控制疾病进展。二膦酸盐虽然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骨量,但可能对脊柱侧凸的自然史没有作用。
总之,McCune-Albright综合症最常见的三联症为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皮肤咖啡牛奶斑和性早熟。其发病机理为源于骨髓基质细胞分化障碍。McCune-Albright综合症常并发脊柱侧凸。结合特异性的疾病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容易对其进行诊断。McCune-Albright综合症并发脊柱侧凸容易进展,早期进行矫形固定融合术可能有利于较好的预后。由于其发病罕见,其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