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⑴羞耻感:如果病人疗前是很上进的学生,因精神疾病发作而耽误了学业,不得不在一个与他能力不相称的学校读书(例如职业高中),即使症状已完全恢复,心里还是有阴影的,别人无意问一句: “你在哪个大学上学?”可能就感到羞辱而不肯上学;或者因精神病发作而休学,疾病缓解后,曾经的发作症状而感到羞耻,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环境,因此不愿上学。
⑵跟不上:一些病人因为生病而高中辍学,疾病缓解后,家人托人把他弄到专科学校学习,由于他没有经历高中的学习过程,所以一些课程病人跟不上,因恐惧考不过去而不肯上学。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2、应对:
家长不要迫其上学,不要说,“哪儿跌倒了,就从哪儿爬起来。”这种口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病人应对应激的能力本来就差,他岂不知学业的重要性?如果不是羞耻和恐惧感压倒了他,他是不会放弃学业的。他既然不想上学,自有他的道理。即使强制他上学了,不几个月可能还会逃回来,那样损失比现在还大(时间浪费了,学费浪费了,精神受到更多折磨,可能精神疾病又复发了)。
不要用沉默对峙。家长虽觉得他继续上学是受罪,但让他弃学又不死心,因此就沉默地在等。如果家长在家里处强势地位,病人内心不想上学,也不敢提,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也没发生,但因为这件事情还悬在那儿,病人因不确定感而焦虑。
适合的方法是与病人讨论,问他下一步怎么办?能继续上就上,不能上就复读重考,不愿重考就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自己创业,不想工作休几个月也行。让病人感到家是港湾,家是可以完全放松的地方。病人嘛,就应该受到优待、照顾。相反,高标准、严要求,不适合他们。
如果病人选择找工作时,如果病人自家就有企业,病人也可直接进自家企业工作,如果父母的亲戚或朋友有一个企业。可以找他们开后门,让病人进厂工作,如果病人要自我创业,做小生意,家长应当从策划、投资、进货、站店方面予以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