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是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原因未明,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抽动的疾病。主要分三型。今天介绍其中比较麻烦的一型。
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起病于儿童青少年。一般首发症状为简单的发声抽动,以面部肌肉的抽动最多,逐渐累及到肩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常表现为眨眼、耸鼻、摇头、拍打肚子等。抽动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持续迁延,对社会功能影响很大。
抽动障碍的病因迄今并不十分明了。可能与遗传、生化代谢以及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多巴胺过度释放或受体超敏,链球菌感染,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的特殊部位发育异常,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
诊断标准:DSM-IV-TR 307.23
Tourette’s 综合症
1、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抽动为迅速、突然、反复、无节律、刻板的动作或发声)
2、抽动症状一日发作多次,几乎日日如此。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一年之中症状连续缓解不超过3个月。
3、起病于18岁以前。
4、排除小舞蹈症、肝豆样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40%-60%合并强迫症状,50%-60%合并多动注意缺陷。33%-44%伴发自伤行为,如挖破皮肤。
治疗: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方法。若起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则应当积极去除心理因素。
1、药物治疗:目前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尚无治愈或预防性治疗方法。抽动常常不是最严重的问题。TS是慢性疾病,因此治疗要考虑长期疗效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改善短期症状。症状经常波动。药物治疗并不总是必须的,治疗应直接针对最麻烦的症状,早期单一药物治疗好于高剂量联合用药。
(1)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50%-80%的抽动症状。目前常用的有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这些药物与传统药物疗效相当,副反应低。(Bruggeman,2001;Onofrj,2000;Sallee,2000)。如果抽动症状严重应首选新型抗精神药物。剂量明显应低于治疗精神疾病的剂量。
(2) 其他药物:Guanfacine,Clonidine,Baclofen,Benzodiazepines(如录硝西泮);SSRIs适用于有明显抑郁或强迫的患者。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帮助。HRI训练可以减轻抽动症状。
3、饮食疗法:一些食物补充剂(nutraceuticals)可能会影响抽动的严重程度,但是尚无充足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