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内器械折断是根管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根管治疗术的普及和镍钛器械的应用,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器械折断时有发生。一旦器械折断于根管内,就可能造成整个治疗的失败,感染或异物的刺激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因此,如何成功取出折断的器械完成根管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取出法、H锉取出法、套管取出法、钳取法和拔髓针辅助取出法等。
一些研究表明,折断器械的取出率从55%~79%不等。现代显微牙科技术借助显微镜打破了光凭手感的局限,可以直视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细节,看清根管内的细微结构,增加疑难牙齿治疗的成功率。应用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装置可以提高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率。已有文献表明[6,7],显微超声技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折断器械取出方法。手术显微镜光线可进入根管内,便于术者在狭小视野中确定根管弯曲段以上折断器械的位置,提高术者对操作过程的控制性,在直视下将折断器械取出。[2] 超声装置振动时产生超声能量可使根管内折断器械松动,超声冲洗液可清理根管内的碎屑,并充当超声能量的介质,将折断器械冲出。本组47例折断器械均为肉眼条件下不能取出,采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相结合的显微超声技术进行处理,取出34例,取出率为72.3%,表明显微超声技术是较有效的取出方法。
显微镜下超声取折断器械能否成功受许多因素影响。术前从牙位、根管粗细、根管弯曲度、根管壁厚度、折断器械长度、折断部位等几个方面全面评估折断器械取出的难度非常重要。[5] 在本文资料中,当器械折断于前牙或前磨牙时,取出率较高,而后牙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率较低。这与前牙或前磨牙显微镜下操作视野较清晰以及根管弯曲度小有关。当折断器械位于根管弯曲前段时,取出率高达100%,而当折断器械位于根管弯曲后段时,取出率较低,为36.4%,与国内相关报道接近。[6]本文资料还显示,弯曲度小于30度的根管内器械折断取出率高于弯曲度大于30度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根尖折断的器械大多位于细小、弯曲的根管,而且位于根管弯曲中、后段,显微镜下可视度差,视野不甚清晰,定位困难,超声器械的可控性不佳。
随着显微超声技术的日益提高,根管显微镜结合专用超声器械在解决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这一临床难题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要深刻认识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毕竟是复杂困难的工作,适当的病例选择、合理的器械选用、正确细致的根管预备方法步骤并及时更换器械是预防器械折断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