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日,因为“人挤人、车挤车”的盛况引发了全民关于“堵”的讨论,网友总是非常有才,纷纷运用各种文体准确而幽默的对各地堵况进行了刻画,笑谈之外,留给国人许多思考……大家是越发觉得享受生活的重要,于是都想利用长假出游,放松身心,不过静静一想,如果心境美好,何处不是风景?哪怕只是身旁一株梧桐、脚下几朵无名小花,也能让你扬起轻松的微笑……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能让自己的心慢下来、静下来,感受这些身边的美好。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心平气和,方寸不乱。我觉得这一点是应当医患共修的,医者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便不被喧嚣与纷乱所扰,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患者平心静气,正确面对病痛,与医生沟通配合,才能在治疗时产生最佳的效果。比如,在我们针灸治疗时,如果您和我都神静而气定,共同营造起安静平和的小环境,那么作为被针者与施针者,对“针感”和“得气”的感受会很不一样,医患合力产生的效果是最佳的。
其实在门诊,常能遇到很多“静不下来”的病人:
“医生,我疼的受不了,你快点把我弄好,我没时间,明天还要出差……”
“医生,我要减肥,一个礼拜减多少斤啊?我管不住嘴,没的空锻炼……”
“医生,片子不拍了,我自己有数,我听门口人讲,跟我一样腰疼,三天就好了……”
“医生,那个人跟我一样肩膀疼,她针针好多了嘛,我怎么还疼啊?你给我多放点坏血出来,不要紧哎,放多点好,好的快……”
“医生,我是阳虚,经络不通(手持一本《求X不如求X》的书),你就帮我针肾俞、足三里,还有……”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患者朋友们,我想真诚的对您说,生病总是有原因的,治病总是有规律的,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都静下来,认真的看病,细致的沟通,顺利圆满的完成治疗。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以此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