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究竟是什么东西?
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for life)。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就已经含有乳酸发酵类的食品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究了牛奶的变酸过程。他把鲜牛奶和酸牛奶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都含有同样的一些极小的生物――乳酸菌,而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的数量远比鲜牛奶中的多。这一发现说明,牛奶变酸与这些乳酸菌的活动密切相关。1908年,俄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力亚.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正式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通过对保加利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研究、他发现长寿人群有着经常饮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牛奶的传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形形色色的“益生菌”类保健品风靡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业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
何谓益生菌?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系一种对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目前认为益生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预防或改善腹泻;
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③预防生殖系统感染;
④增强人体免疫力;
⑤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
⑥降低血清胆固醇;
⑦帮助吸收营养成分。
益生菌与致病菌
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菌的乐园。一个成人体内的细菌总重量大约有1.5公斤重,一般认为其总数至少是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可以说,人体内细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人体中的多数细菌寄居在肠道之中。科学家们估计细菌种类多达500至1000种,这些细菌的基因组数与人体相当,而基因总数则可能是人体的100倍以上。致病细菌,相当于细菌中的恐怖分子。只要它们进入人体,突破了人体的防御抵抗体系,人体这个细菌的家园就会生病,最坏的情况下甚至死亡。
益生菌大致可以看作细菌中的特种部队,干的是保护家园的工作。不过在细菌的世界里,这些特种部队作战能力往往不够,通常只能完成一些维护治安的任务。对于穷凶极恶的致病菌,基本上是有心无力。致病菌的降服,还是要靠人这个细菌家园的“主人”来处理。补充益生菌,相当于空投了一些增强战斗力的“特种部队”。
益生菌,多多益善?
益生菌,从理论上讲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适当补充能改善肠道内环境,关键是适度。比方说,水葫芦能净化水环境,但反过来过多的水葫芦会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污染水质。
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是有益的,但却不是万能的。而盲目地滥用益生菌甚至可能对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般来说,益生菌口服制剂只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肠道功能衰竭或失调的病人,口服益生菌产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体肠道获得有益菌,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
警惕“益生菌依赖症”
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人体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赖症”,终生都将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人体内任何菌种都要保证一定的比例平衡,一旦失衡,即使是益生菌也会带来危害,除了产生依赖症,严重的还可引发新的感染。如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致使胃肠道黏膜淤血,降低黏膜的屏障功能,胃肠内的致病菌大量繁殖,通过损伤的黏膜进入血液,造成致命的菌血症、脓毒血症或腹膜炎。类似病变在西班牙就曾出现过。据报道,西班牙曾有3名存在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因接受益生菌制品用于治疗腹泻而造成死亡。原因是在益生菌治疗过程中新的菌群被带入患者体内,引发新的感染造成了菌血症。
科学补充益生菌,因人而异
人体可以自己产生益生菌,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产生大量的益生菌群。普通人对益生菌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还能自行调整体内的菌群平衡。对于发育中的正常孩子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主要在两种情况下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不能长期滥用):
1、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不但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了与之同存的益生菌,因此需要补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体内微生态屏障。
2、因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造成肠道菌群失衡,此时需要补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 因肠道病变导致腹泻、真正需要补充益生菌的病人也最好找医生指导服用足剂量的药用益生菌,以免耽误病情。
专家提醒,如果你膳食结构很好,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取所需营养;你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有好的生活方式,那么益生菌保健食品对你来说就不是必需的。不能把益生菌保健食品当药用,有病还需及时就医。人体调节身体机能,首先应从饮食搭配入手,保证身体营养均衡,而确实需要益生菌保健食品的最好是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