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新突破,内镜打响“地道战”
日前,苏大附一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最新内镜微创技术为8例上消化道肿瘤的患者成功施行了隧道式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TT-ESE)。目前世界范围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仅有三家。我院消化内镜微创诊疗团队在成功开展6例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探索隧道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并结合学科前沿与自身实践,将此项技术命名为TT-ESE。
苏州患者余先生,31岁,因为吞咽困难来院就诊,超声胃镜检查发现贲门下胃底巨大平滑肌瘤,大小约8*3cm。传统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切除,但患者考虑到自己年纪轻,希望能选择一种微创、不切胃且恢复快的治疗方式。消化内科李锐博士接诊之后,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资料,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隧道式内镜技术对患者进行内镜微创治疗,并精心设计了内镜手术方案。
由消化科李锐、史冬涛医生,陈霞、汪茜雅护士组成的内镜微创治疗团队,在麻醉科的通力协作下,运用最新微创切除器械和方法,在贲门下胃底肿瘤上方约5cm的食管表层(黏膜)开窗后,沿食管夹层(黏膜下层)开辟了一条黏膜下“地道”,直达瘤体。并在内镜直视下小心剥离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后,经“地道”取出瘤体,再用金属夹缝合地道口。仅用一小时为患者实施了TT-ESE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顺利进食流质,第3天即进食稀饭,第4天顺利出院。患者目前恢复良好,症状完全改善。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切除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微创、恢复快,保留消化道完整性等优势。但对于部位深、体积大的肿瘤,内镜切除技术困难较大,且存在并发消化道穿孔等风险。TT-ESE技术通过建立黏膜下隧道的方法,完整挖除肿瘤,相当于打响了一场“地道战”。即使在挖除肿瘤后发生穿孔,只要能够在内镜下夹闭“地道口”,也能最终保证手术安全。隧道式内镜技术是由日本昭和大学井上晴洋教授发明,最初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POEM手术。今年4月份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内镜切除新技术研讨会上,中山医院内镜治疗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隧道式内镜技术切除黏膜下肿瘤。我院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团队在医院及科室领导支持下,紧跟世界内镜技术前沿,结合自身实践,成功建立了TT-ESE手术方案。两个月来,共为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间质瘤及脂肪瘤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