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小球率过滤降低,在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1.73m2时即有磷排泄障碍,血磷开始升高。尿毒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后,由于尿量减少,加上蛋白质饮食摄入增加,高磷血症的发生更加明显。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为57.4%,腹膜透析患者其患病率为47.4%,而血磷控制达标率只有38.5%。目前对于透析患者,建议将血磷水平维持在1.13-1.78mmol/L。高血磷会引起尿毒症骨病、心脏瓣膜及血管钙化、皮肤瘙痒等一系列尿毒症并发症。大型荟萃分析显示尿毒症患者血磷升高(大于1.78mmol/L)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血清磷每升高1mg/dL,全因死亡率增加1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0%。随着透析治疗的普及,防治高磷血症避免并发症这一临床难题已经刻不容缓。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戴厚永
针对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临床上有三种治疗策略。第一,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限制在800-1000mg/d)。由于有机磷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病分布于细胞内,所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血磷含量也高。由于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蛋白质的摄入要有所增加,很容易导致高磷发生。其次,植物类蛋白磷的吸收较动物类蛋白磷的吸收率低。研究发现过度限制磷的摄入会导致营养不良病增加死亡率,蛋白质和磷的摄入必须达到平衡,故用磷(mg)/蛋白质(g)比值来衡量饮食中磷的负荷比较合适。应尽量摄入磷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蛋白,而尽量少食用磷含量高而蛋白含量低的食物。此外,磷是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尿毒症患者要限制含磷添加剂的摄入。第二,增加透析次数或延长透析时间有助于磷的清除。由于磷主要分布于细胞和组织中,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速度很慢,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透析才能达到降磷目的。第三,磷结合剂的使用,主要通过减少胃肠道磷的吸收来降低血磷水平。目前临床应用的磷结合剂主要有含钙磷结合剂、含铝磷结合剂以及非钙非铝磷结合剂。尿毒症透析患者,如通过饮食限制磷的摄入和充分透析仍不能控制血磷水平,而血钙水平在正常范围或降低建议使用含钙磷结合剂,若高钙血症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推荐使用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临床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有碳酸钙和醋酸钙,为防止潜在的高钙血症,建议每天从含钙的磷结合剂中摄入元素钙不超过1500mg,每天总共摄入的元素钙应小于2000mg。含铝磷结合剂由于会引起铝中毒的危险,临床应用较少,且应避免长期使用。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主要有司维拉姆和碳酸镧,由于其对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无影响,甚至还能减轻或延缓血管钙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持续高磷版血管钙化的尿毒症患者,选用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是一最佳选择。建议磷结合剂应随餐服用,为达到最佳降磷效果应嚼服,且随摄入含磷食物的量不同而调整用药剂量。
总之,尿毒症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极高。另外,由于摄入高蛋白饮食、磷结合剂服用剂量不足或方法不当和/或透析不充分等,均可引起或加重高磷血症。因此,治疗高磷血症,必须将限制磷的摄取、保证充分透析、应用磷结合剂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