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指的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短暂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通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原因尚未明确的三叉神经痛,后者是指由三叉神经本身或邻近组织已知病变引起的症状性疼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尚未明确,有多种学说,如血管或机械压迫学说、缺血学说、中枢原说、病毒感染学说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因三叉神经走行上的肿瘤、炎症、血管病及颅骨病变所致,在临床上可找出其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年龄较广,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无遗传性。发病早期,发作次数少,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发作次数渐频繁。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数天至数年不定,很少有自然痊愈者。
每侧面部感觉和咀嚼肌分别由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分布和支配,第1支疼痛发生在眶上、前额部;第2支疼痛多由鼻孔处开始,放射至眼眶内、外缘处;第3支疼痛大多由下颌犬齿部开始,向后上放射至耳深部或下颌关节处。
疼痛发作常无先兆,通常为突然发生的闪电样、短暂而非常剧烈的疼痛,每次持续时间为数秒至1到2分钟后骤然终止。
疼痛常呈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跳痛。在三叉神经痛受累分支分布的范围内,有一个或多个皮肤特殊敏感区,稍加触动即相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疼痛常由扳机点或一定的痛点开始,并沿受累神经的分布区放射,也可由一支串至另一支的分布区。严重者面部肌肉呈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故又称:痛性抽搐。疼痛发作时,可伴有面部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球结膜充血、流泪和流涕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谈话、进食、咀嚼、咳嗽、洗脸、剃须刷牙或冷风吹面均可诱发。因此,患者异常恐惧,对自己行动极为小心,常不敢进食、谈话、洗脸和漱口,以致面容污秽、憔悴,精神抑郁,情绪低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