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可是效果却各人不一,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十分重要却又容易忽视的原因,就是效果不好者步入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认知误区。那么有哪些认知误区呢?
误区一:心理治疗就是做思想工作
有些人有了心理问题后,许多家属要求医生对这些人“做做思想工作”。他们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做思想工作”。产生此误区的原因,是对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了解不够。不可否认,心理治疗和做思想工作都是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经过交谈、沟通,帮助对方纠正看问题的错误角度,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求咨者面对现实,在情感、认知和行动上进行调整,对现实作出正确反应。但是,心理治疗和思想工作还是有着三大根本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对象不同: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病人,做思想工作的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第二个区别是目的不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治疗,使病人的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做思想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第三个区别是方向不同: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以治疗病人为职业的心理治疗师执行,这样才能鉴别出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并根据病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调整治疗方案。虽然做思想工作也因人因事,以求得最好的工作效果,但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相互替代。
误区二:心理治疗是医生的事
不可否认,在一般情况下,确定治疗方案确实是医生的事,病人只要执行医嘱就行了。可是心理上有问题就不像伤风感冒、头疼脑热,只要医生开处方,自己吃药、打针那样简单。因为治疗躯体疾病时医生处于主导地位,病人处于被动地位。而心理治疗的过程,却更需要医患双方配合、努力。求咨者在治疗中的地位越是突出,效果也就越明显。例如矫治口吃,医生只是指出矫治的方法,提供方便病人“走路”的“拐杖”,“路”还得病人自己去“走”。所以,病人要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心理准备,不能有“心理治疗完全是医生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认知。
误区三:心理治疗立竿见影
生了病,希望早日康复,这是每位患者的希望和心愿。有了心理问题以后,也希望能通过1~2次的心理治疗而得到解决。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通过几次心理治疗就能解决,有时经过治疗后会有明显好转,但并不等于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心理问题常会反复,时有波动,企图在短时期内得到圆满解决的急于求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进行咨询和心理治疗前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四:心理治疗时不需要服药
凡是生病,总免不了要吃药,甚至还要打针、动手术。心理问题是“心病”,心病要用“心药”治。这“心药”,就是心理治疗,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思念林黛玉的“心病”,老祖宗用结婚“冲喜”的心理治疗一样(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失恋者切莫盲目效仿),所以,许多人误以为心理治疗不需要服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症状,例如情绪障碍、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光靠心理治疗是事倍功半,甚至无济于事的,若能配合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误区五:心理治疗与“谈话”并无区别
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互递和沟通来完成治疗的过程。心理问题大多需要宣泄、转移、疏导等心理治疗。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谈话,看上去似乎平淡无奇,其实里面有心理机制在起作用。所在,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前要有“医患之间的交谈是一种治疗”的心理准备和认识。
误区六:心理治疗十分轻松
不少人以为心理治疗很轻松、好奇、有趣,像听故事一样。其实并非如此。有些心理问题由来已久,有的已形成一些潜意识的心理变异和条件反射。要消除这种状态,就要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例如强迫症患者在做系统脱敏行为矫正时,每取得点滴进步,都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此时,意志和毅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治疗此病的医生正是患者本人。所以,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前,要有“征服自我”的心理准备。
只有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步出“误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