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人口发病率一般为1/10万,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更是有增多的趋势。垂体腺瘤可以直接导致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器官损害,也可以通过起占位作用压迫一些重要结构,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垂体腺瘤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和药物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放化疗效果不理想。
垂体位于脑下方,大如豌豆,形状也像一颗豌豆,分泌的激素既直接作用于人体,也激发其他腺体产生激素,或调整其他腺体的激素产量,间接作用于各种组织。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1、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低减,出现视功能障碍及其他颅神经和脑症状。
2、头痛:早期约2/3病人有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和双额部,程度轻,间歇性发作,多系肿瘤直接刺激或鞍内压增高,引起垂体硬膜囊及鞍膈受压所致。
3、视力视野障碍:随着肿瘤长大,约60%-80%病例可出压迫视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障碍,典型者多为双颞侧偏盲,视力障碍严重者多系晚期肿瘤视神经萎缩所致。
4、其他神经和脑损害: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边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起精神症状、癫痫、嗅觉障碍;向侧方侵犯海绵窦,可发生多根颅神经麻痹;向后长入脚间池、斜坡,压迫脑干,可出现交叉性麻痹,昏迷等。向下突人蝶窦,鼻腔和鼻咽部,可出现鼻衄,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
垂体瘤的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和药物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放化疗效果不理想。手术治疗的先后经过经颅和经蝶手术方式。现在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及其进步,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损伤小,利用鼻腔天然通道不会对外貌产生影响,病人恢复快,三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十天左右就能出院,住院费用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成为垂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现在常规开展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已治愈几十例患者,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