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对于许多确切病因不明者,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行神经阻滞或破坏疗法、手术疗法等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药物存在耐药及毒副作用[1],不能长期使用,而电针治疗作用显著,疗效肯定。近年我科采取高频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文中所收病例诊断均以上海科学出版社的《实用神经病学》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2],且均排除肿瘤、急性期感染、脑血管病等因素,随机选取治疗组病例31例,其中男性13名、女性18名;年龄最小20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服药治疗时间均在3月至5年;进本科治疗前使用卡马西平剂量每天300-1500mg。对照组2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5月、最长8.5年;服药治疗时间均在4月―6年;使用卡马西平量每天200-1200m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服用卡马西平剂量及时间等因素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2、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取电针治疗,针灸取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可针刺患侧太阳、头维等穴;第二支痛可针刺四白、下关、颧s等穴;第三支痛可针刺颊车、承浆等穴,另可配以阳白、瞳子缪、下关、风池、合谷、太冲等穴。每日针一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脉冲强度以引起患侧面肌收缩及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以连续2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组电针脉冲频率定在每分钟300次以上(电针仪是由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6895-III型电针综合治疗仪);对照组电针脉冲频率定在每分钟 150 次(常规频率)。
3、 疗效评定
3.1评定方法:分满意、有效、无效。
满意:经一个疗程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完全消失,一个月以上未复发。
有效:一个疗程治疗后三叉神经痛明显好转;或三叉神经痛消失后于一个月内又有发作。
无效:一个疗程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好转不明显或无任何改变、或有加重,仍依赖药物治疗。
3.2结果:
3.2.1治疗组31例病例,15例满意;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83.87%。对照组27例中,疗效满意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59.26%。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4.376,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