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乙肝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而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可以产生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此后干扰素被用于慢乙肝治疗。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干扰素来自美国,这一药物在1991年获得美国药监局批准被用于治疗慢乙肝,在随后的十余年在满乙肝治疗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干扰素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分子量小,注射后大部分经肾脏“漏”出体外,注射4小时就排出一半,12小时后,体内的干扰素基本就完全排出体外了。为了维持疗效,以前在治疗中不得不多次注射,这不仅不方便,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抑制病毒的疗效也不稳定、持久。
为克服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一种叫做聚乙二醇的物质可以使干扰素的分子量变大,防止它轻易地从肾脏漏出。聚乙二醇是以支链的形式增加在干扰素上的,并不会改变干扰素本身的作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其他的伤害。增加了聚乙二醇支链的干扰素被称为聚乙二醇干扰素,由于其注射后在人体中更为稳定,作用时间更长,因此也被称为“长”效干扰素。同时相应的,以往的干扰素被称为普通干扰素。简单概括,长效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的区别源于它们的分子量,前者分子量更大,因此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仅需一周一次给药。
长效干扰素被批准用于治疗慢乙肝是从2000年后开始的,日益丰富的临床研究和经验都反复证实,长效干扰素较普通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疗效更好。目前长效干扰素分为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这两个药物都是在普通干扰素的基础上增加了聚乙二醇支链,前者增加的支链分子量较大为40KD,后者为12KD,一般认为前者的稳定性更好。当然,相对于普通干扰素两者都具有作用时间更长,疗效更好的特点。
长效干扰素的“长处”明显,它的价格相比普通干扰素也增加不少,不过这类药物的疗程较为固定,为一年左右,因此治疗花费也是相对固定的,病友在了解利弊,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开始并坚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最大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