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AGA发生机理与诊断
雄激素性脱发是雄激素在有遗传易感性的男性或女性中引起的脱发,一般在12-40岁间开始出现,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略低。
AGA的发生机理为在敏感的毛囊上,双氢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靶基因,使原来较大的终毛囊逐渐转化为小型化毛囊,从而使终毛转化为毳毛,表现为病变区毛发稀疏并最终脱落。病理表现为早期毛囊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毛囊比例增多;后期毛囊变小,终毛被毳毛所替代,最后毳毛毛囊也消失。临床上女性AGA与男性表现不尽相同,女性患者的毳毛分布较分散,虽以额部和顶部头皮最显著,但一般不会完全脱落,且前额发际线一般不后移,而在额部保留一圈完整发际。女性AGA病情常按Ludwig法分为三级。
大多数女性AGA患者的月经正常,能正常妊娠,性激素检查也正常。因此,除非患者有多毛、严重毛囊炎或男性化特征等雄激素过多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必做全面激素检测。必要时,可通过测定血清中总的或游离的睾丸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催乳素的水平来判断雄激素是否过多。
女性AGA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脱发鉴别,如产后、贫血、内分泌改变或其他系统性疾患等相鉴别。测定血清甲状腺素、铁和铁蛋白水平有助于区别这些原因引起的脱发。
女性AGA的治疗选择
(1)米诺地尔:原为治疗高血压药物,后发现可以促进毛囊生长而被用于治疗脱发。米诺地尔治疗脱发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开放钾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同时刺激毛囊上皮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延长生长期,并兼有扩张血管和减少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作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AGA(男女均可)和重型斑秃。以外用为主,有2%、5%(蔓迪)两种浓度可供选择。男性多用5%浓度,女性可选择2%,须直接用于干燥的头皮上,初期可每天早晚各1次,后期起效并稳定后可逐渐减少为每晚一次并维持。使用前宜轻轻按摩头皮至发热以增加吸收。一般连用4-6个月起效,但停用1个月后可重新脱发,故需持续治疗。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患者可出现面部多毛、眼脸和踝关节浮肿等。孕妇不宜使用。
(2)醋酸环丙孕酮:为雄激素受体竞争抑制剂,通过与雄激素受体竞争结合发挥抗雄激素作用。CPA用于治疗女性高雄激素血症引起的痤疮、皮脂溢出、多毛及女性型AGA。目前最常用达英-35(diane-35),内含CPA 2mg,乙炔基雌二醇35μg。用法为从月经首日开始服用,每天1粒、连服21天后停服1周,再按上述方法服用。一般6-8个月后可望改善。不良反应为极少病例有性欲减退、情绪低落、体重增加或头痛和胃部不适等,个别长期服用者可能出现黄褐斑、肝功能损害。妊娠、哺乳及有血管栓塞病史者忌用。
(3)螺内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竞争抑制剂,原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和原发醛固酮增多症等,由于它能抑制睾丸和肾上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抑制性腺产生雄激素,并能在皮肤竞争阻滞DHT受体,发挥抗雄激素作用。皮肤科主要用于女性AGA、寻常痤疮和多毛症治疗。一般开始口服60-100mg/d,分2-3次,l-3个月后可增至150-200mg/d。一般6月为一疗程。不良反应主要为月经紊乱和电解质紊乱等。肾功能不全和孕妇禁用。
(4)西咪替丁:为H2受体桔抗剂,可阻断DHT与毛囊受体的结合发挥抗雄激素作用,对部分女性AGA有显著生发作用,同时可改善伴发的痤疮、皮脂溢出和多毛症。推荐用法为300mg,5次/日,5月为一疗程;亦可用递减法,即每次600mg,每天3次,连服10天后改为每次400mg,每日3次,连服4周后改为每次200mg,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本药为治疗女性AGA的二线药物,应视治疗情况选用。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另外,本药可有一过性的WBC降低、ALT升高、面部潮红、轻泻等,但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5)维A酸类:维A酸可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和脂质组成,调节毛囊和表皮细胞分化,促进毛囊生长。但临床单用效果并不佳,而多与米诺地尔等局部联用,以增加后者的吸收,提高疗效,但因有配伍禁忌,宜分开外擦,不宜同时使用。
此外,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商品名保法止)、度他雄胺等,因其对女性患者仅有较弱的临床效果却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一般不宜在女性患者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