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亚太肝病学会(APASL)慢乙肝管理指南更新稿公布,指南更新最引人注目的是推荐将长效干扰素作为以停药为目标的一线治疗。
长期以来,慢乙肝患者甚至临床医生都普遍认为慢乙肝需要长期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在以往的指南中,慢乙肝治疗的目标主要被提及的是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疾病进展这个总体目标。不过,随着慢乙肝治疗的发展与进步,慢乙肝患者所向往的“停药”已被学界高度关注。
有目标才会赢!APASL指南更新版就明确提出,慢乙肝治疗的终点应分为3个层次:最理想的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HBsAg清除;满意的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与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期间维持病毒学检测不到,只是在上述终点达不到的情况下可接受的终点。
权威指南为慢乙肝治疗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给出了治疗建议:相比核苷(酸)类似物需长期治疗,当治疗旨在通过有限疗程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时,长效干扰素更适合作为一线治疗。指南的推荐基于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核苷(酸)类似物,长效干扰素α-2a治疗慢乙肝的e抗原转换率与表面抗原清除率较高,而且一点有效疗效持久,停药后有约80%的患者可维持疗效,长期停药。
实际上,强调慢乙肝应追求停药后持久应答,推荐将长效干扰素作为争取停药后持久应答的一线治疗方案的,并非只有APASL指南,早在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的指南就提出了相似的建议,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指南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这既符合患者需求,也反映了慢乙肝治疗的进步。而有了这些权威指南,患者和医生就能够大胆追求更好的治疗结果,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彻底克服乙肝这个顽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