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往往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发病基础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感觉受损,使患者失去自我保护机制,易受外来损伤;运动神经病变可使患者足部肌肉萎缩,足部力学改变,使得足部受力点改变,某一点长时间受力和摩擦产生胼胝,压迫皮下组织导致溃疡的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皮肤干燥,易皲裂,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糖尿病久治不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出现肢端缺血坏死。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常同时作用,使得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并且感染易扩散。
2、足部干燥、发凉是早期表现糖尿病足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何早期发现呢?
糖尿病足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汗、易皲裂,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病情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双脚可出现溃疡、坏死,疮口久久不愈,严重者不得不截肢。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对糖尿病足进行分级,目前临床常用的是1981年Wag-ner提出的6级分类方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有溃疡,尚无临床感染。2级:较深的感染,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和骨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和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常发生于趾、足跟和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
3、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上。
首先要进行的是基础治疗,也就是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包括严格的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减轻体重等综合治疗方案。务必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范围。控制高血压,包括休息、心理调节、服用降压药物等方法,务必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这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非常必要。糖尿病患者平素可饮用槐花茶、银花茶、草决明茶、山楂茶来调节血脂,必要时可服用调节血脂药物。其次是针对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比如血管重建手术(血管置换、血管成形或血管旁路术),可使部分糖尿病患者免于截肢。内科治疗有针对神经病变进行的治疗。对神经痛治疗常常先从一般止痛药开始,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钠等有一定效果。对于深在性痛可用卡马西平配合镇静药,表浅性痛可用辣根素乳剂外用。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则选择强效镇痛药如强痛定、吗啡缓释剂等。改善下肢微循环的治疗,可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前列腺素-E等;也可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等。第三是对感染的治疗。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应用抗菌药,原则是一般轻度感染可不用,明显感染可口服,严重感染需静脉点滴。合并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者,常需住院治疗,加强抗炎。有研究认为,糖尿病足的一般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深部感染为多菌种引起。所以常选择喹喏酮类联合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也可采用三联抗菌素治疗,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等。在进行抗菌治疗前,最好是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菌药。在抗菌的同时,深部感染者必需进行通畅引流和有效清创手术,包括切除感染的骨组织和截肢。
糖尿病足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脱疽”,在《内经》也称“脱痈”。祖国医学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成为当今糖尿病领域的热点之一。除了中药内服以外,外用中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起到祛腐生肌、愈合溃疡的作用。
4、对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中,有50%是可以被预防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非常必要。
第一,平时要穿较为柔软的棉袜和宽松的布鞋,避免不合脚的鞋袜对脚的摩擦。
第二,应经常检查足部是否有胼胝或鸡眼形成,一旦出现应在糖尿病科医生的指导下切除,切勿自行处理。
第三,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病变,脚对异物的刺激缺乏敏感性,容易形成损伤。因此,外出时应随时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如石子、草棍等)进入。有些病人喜欢赤脚在鹅卵石路上行走,认为这样能起到足部按摩的作用。实际上,这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危险的,有许多病人就是因为这种做法损伤了脚部,导致了截肢。烫伤也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用太热的水洗脚,暖足瓶、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
第四,正确修剪指(趾)甲,两侧(趾)甲不应剪短至甲沟处,应留出一毫米左右。有足癣感染,出现趾间糜烂、流水者应积极治疗,可用抗真菌中药洗方(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外洗。
第五,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按摩足跟、踝部以保持血液通畅,防止长时间摩擦出现褥疮。
第六,出现爪形趾、拇囊炎、弓形足、拇趾僵直等畸形时应及时去糖尿病科就诊。
第七,长期吸烟使糖尿病肢端动脉硬化闭塞发生机会明显增多,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