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合(Ⅲ类错合),即常说的“地包天”,在亚洲人群发病率较高为4-14%,而国内2002年对青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率为12.81%,已是相当高了。
Ⅲ类错合按照结构、病因和预后大致分三类:
牙源性:功能性和骨性。牙源性:由于牙萌出、替换过程中的障碍,下颌磨牙近中移动,造成磨牙关系为Ⅲ类,有些伴有前牙反合。通常牙性Ⅲ类错合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基本正常,矫治相对简单,预后良好。
功能性:也称肌性,凡后天获得、神经-肌肉参与、下颌向前移位所形成的安氏Ⅲ类错合称为功能性 Ⅲ类错合或假性Ⅲ类错合。咬合干扰和早接触式诱发功能性下颌前突的主要原因。通常功能性Ⅲ类错合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基本正常,治疗反应较好,预后较佳。
骨性:由于上、下颌骨生长不均衡造成的颌骨关系异常,表现为下颌发育过度、上颌发育不足,近中磨牙关系、前牙反合、Ⅲ类骨面型显著,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骨性 Ⅲ类错合又称为真性Ⅲ类错合,严重者需配合外科手术。
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地包天”情况,有条件的最好能到当地口腔医院的正畸科找正畸医生检查、诊断。一般来说,65%属于轻度的,通过简单的矫治就可解决;20%属于中度,10%属于重度,以上30%还是需要有技术的正畸医生才能解决的;仅有5%特别严重的,非手术不能解决的。
但是骨性Ⅲ类错合是一种发育性畸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幼儿期的前牙反合,医生也是很难确定日后下颌的发展。发现孩子“地包天”,家长肯定很揪心,希望尽早治疗,尽早治好。家长的心情医生也能理解,但是治疗的话,还是有些原则:不能一概说越早越好,我的原则是早期矫治在性价比最高的时段介入,尽量短的矫治疗程, 选择高效的矫治器。
乳牙列期我一般选择稍等等,轻度的有的替牙时就自行好了,中重度的即使乳牙矫好了,恒牙替换后依旧反合。
混合牙列早期 ,会在上颌2颗或者4颗切牙萌出后介入,一般牙性的、功能性和轻度骨性的会使用半年固定器配合皮圈牵引解决反合。上颌发育不全的,会进行上颌的快速扩弓+前牵引。
恒牙列早期若有上颌发育不全的,也是先进行一年的上颌快速扩弓+前牵引后再行固定矫治。如果是下颌前突的,可以通过拔除下颌智齿再打种植钉矫治。
即使有些骨性Ⅲ类错合在低龄段(10-12岁)并不严重,两年的正畸已完成,前牙咬合达到正常,但是随着生长发育高峰的来临,尤其男孩子14岁(1年可能长高10cm多),下颌也会在一年内生长过度(1年可能多长3-4mm),导致反合复发。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不严重的需重新矫治,严重的只能继续观察到,18岁后做正颌手术。而手术患者一般在手术前先进行1年的术前正畸和半年的术后正畸。而严重得非做手术的病人,若存在上颌发育不全我们也可能会在青春迸发期前作扩弓前牵引的矫形治疗,目的是减轻手术的复杂性和创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