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说关云长刮骨疗毒。这边皮肉分开,华佗拿刀嗖嗖地刮掉有毒的骨头,那边“(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小时候摔破了皮,疼得呲牙咧嘴时,想到人家关公,总有点惭愧,长大才知道这是小说情节。可在鄞州打工的小廖,刚刚经历了一场手术,那场面可能比小说情节更骇人――医生给他开颅后,他数着“1、2、3”,然后医生一点点地找到脑袋里的畸形血管,将它切除。
脑袋里先天多了一团畸形血管
小廖是江西人,这些年一直在鄞州打工,平常很少生病。
8月1日,他突然头痛欲裂,到宁波市第一医院时,平时口齿清晰的他说话已非常含糊。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医生递给他一支水笔,小廖颤抖着去接,“吧嗒”一声,水笔掉在桌上。
“再晚点,他的命就没了!”,小廖脑袋里比别人先天地多出一部分血管,这些血管像线团一样混乱地纠缠在一起,它们的管壁特别脆,这次发病是因为血管团破裂后出血了。治这病只能开颅,切除畸形血管团。
“唯一的办法是,手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
听说能治好,小廖悬着的心落地了,可没几分钟,另一种恐惧笼罩了他。
这些血管团与大脑的语言、运动功能区紧密相连,肉眼无法分辨两者边界,手术刀万一切到了脑功能区,小廖可能再也不会说话,右侧肢体也有可能瘫痪。“唯一的办法是,手术在你清醒的状态下进行!”高翔说,小廖清醒时,手术中两人可以随时交流,通过小廖说话或做动作,一旦发现语言或动作受影响,说明已经触及大脑功能区了,医生马上避开。
小廖慌了,妻子也六神无主――这该有多痛啊。
奥妙在麻醉上――保持镇痛效果,弱化昏迷效果
医生心里还是有把握的,因为只要在麻醉方面做到“保持镇痛效果,弱化昏迷效果”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小廖毕竟年轻,体质好。
8月5日早晨8时30分,小廖进入手术室。手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切开头颅,小廖此时处在昏迷状态,取下颅骨,找到畸形血管团。
第二阶段,麻醉医生减少麻醉药量,小廖清醒过来,通过双方互动,将紧密相连的大脑功能区与畸形血管团分开来,切除畸形血管团。
第三阶段,手术收尾,小廖再度昏迷。
小廖清醒了约1小时20分
昨天,记者看到了手术现场视频。
“手动动看,先动右手,再动左手,”医生说。
手术台上的小廖抬了抬左手。
“这是左手,先动右手。”医师说。
小廖微微动了下右手。
“1、2、3,”医生数数,小廖也数着,相应地举起一根、两根、三根手指。
医生说,小廖说话或动作时,他用微弱电流刺激大脑皮层某一点,假如小廖语言动作自如,说明这里是畸形血管团,而非大脑功能区,可以下刀;反之则不行。
这样花了10分钟,医生把畸形血管团理出来,然后又花了近一个小时,把血管团切除,小廖大概清醒了1小时20分钟。
医生说,清醒麻醉下的手术中病人可能出现癫痫,或者麻醉过量昏睡过去,但因为小廖体质好,而且麻醉控制恰到好处,手术极为顺利。
小廖昨天已出院
当天中午11时30分,手术结束。
手术后,小廖在医院住了一阵,昨天他已出院。谈到手术时,小廖说,并不觉得怎么疼,但手术刚开始时非常怕。在清醒的1小时20分钟里,“一直在配合医生做动作、数数,时间过得很快,超出我想象。”小廖说。
相关文章